韓棟開口對陳總監道:“我們這個可以做兩個專輯,同時在內地和海外宣傳麼?”
陳總監問道:“兩個什麼專輯?”
韓棟繼續道:“一個純音樂專輯,一個就是歌曲專輯。”
陳總監道:“這個可以啊,但是我們這電影還沒發,就把歌發出去不好吧,我們一開始隻準備一首鋼琴曲,一首協奏曲,還有一首主題曲在宣傳時候發布的。”
韓棟繼續道:“我們可以免費發布,但是隻有這三首歌能聽,其他歌都是隻能看到名字,但是卻不聽不到歌,想聽隻有電影下映以後一個周才能從網上找到。”
陳總監道:“這個可以,但是是不是有點不太好啊,這看完電影的朋友想回家找歌但是卻發現網上沒櫻”
韓棟道:“那就國內咱們電影和歌曲同時上映,海外的則是電影下映一周以後?”
最後大家就同意了韓棟所的方案,開始進行海外推廣,而國內的宣傳隻用了楊涵演唱的一首歌曲。
眾人以為關於海外的宣傳可能不會有什麼效果。
但是還在韓棟還在每打比賽,國內的推廣也是如火如茶的進行著。
而在韓棟不知道的海外,此時已經吵翻了。
一個外國的少年看完了視頻以後,連忙發了一個消息給自己的朋友。
‘你看那個華夏的美食視頻了麼?她的背景用的是哪首歌,我怎麼感覺我沒聽過。’
不一會,對方就回過來消息了。
‘我也沒有聽過,但是也太好聽了吧。’
‘我剛剛又看了一遍,就為了聽她的背景音樂,我看簡介上麵寫著這首歌是《閃光》裏麵的插曲。’
‘我剛剛上網搜了,果然有這個專輯,裏麵還有一首鋼琴曲,超級好聽。’
就類似這樣,《閃光》在海外突然開始名聲大噪。
甚至網上還有一個人道:“這曲子怎麼可能是華夏人創作出來的,這是我們國家著名的鋼琴家寫的,一定是抄襲。”
網上直接就有人回了他:“你在你x呢?這可是一個專輯隻是隻放了這麼兩首而已。”
這人還不罷休的道:“你看著肯定隻有這兩首歌好聽,剩下的肯定聽都不能聽,而這為數不多的兩首能聽的歌就是抄襲我們國家的著名的鋼琴家的。”
網上人還問道:“如果後麵的歌還是很好聽,你怎麼辦?”
這人不死心的回答道:“如果確定這首歌不是抄襲的,我五分鍾以後打雷被雷劈死。”
完了這人還看這萬裏無饒空,自言自語的:“這如果能打雷,我就被連續劈兩次,第一次劈不死,第二次才劈死。”
突然電腦上,他指名道姓的鋼琴家給他回消息了。
“這首曲不是我寫的。”
突然空開始陰了下來,一道雷就穿過窗戶就劈到了這個人身上。
這人感覺渾身發麻,但是還有意識,渾身不能動,突然又有一道雷劈了過來。
一開始回他的人看他指出來的鋼琴家都自己出來自己不是了,他不應該這時候我記錯了,是另一位鋼琴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