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走在前麵,遇到岔路的時候,問朝哪個方向?兩人總是笑而不語。祖家國知道了,他們在考察自己,心想那個寺廟那麼有名,名字也取得好,人們進寺廟就是祈福的,肯定是人多的去處。但是大批帶著香火的人議論著菩薩金身不爛,那一定是到百歲宮去的……
再往上麵走,就選定了石板光滑的道路,一路走去果然沒錯,到了寺廟門前,回頭衝他們笑笑,也舉起了一個剪刀手。兩人見他心情好轉,就把商議的主意告訴他,他笑而不語,大步走進去了。
寺廟的人都很熟悉兩個年輕人,高興地與他們打招呼,當然也不必通報。兩人閃到後麵,讓祖家國先進去,兩人趴在窗戶前聽。老人正在打坐,聽有人進屋,睜開眼睛,上下打量一下,先頌佛一聲。
祖家國問候著,老人下了方凳,然後讓座,舉手合十:“遠道而來,辛苦了,我們不但有善緣,而且還有親緣,是不是?”
“是的是的,說起來我們還是親家。”
小夫妻這才大步跨入,齊聲向外祖父道安。於簡伸伸大拇指,又覺得奇怪,問季新泉是不是事先打了電話?
老人有些詫異,說:“你們不早就說來看我嗎?這是你們父親吧?”
於簡問:“你怎麼猜的這麼準呢?”
“有緣之人,千裏而來,可能不僅僅是為了見見麵而已吧?”
見老人問,祖家國點頭:“在下是來向法師求教的。”
“求不敢,切磋而已。”萬德老人說,“舍棄家產,輔佐兒女,有心向佛,大仁大義啊。《難陀出家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於一大劫中,布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出家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施主,你說是嗎?”
“法師之言有理,《萬善同歸集》中永明延壽大師雲:‘乃至醉中剃發,戲裏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舍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正是如此。”
兩人說佛論法,年輕人急了,於簡按耐不住,先就問:“父親,你不是說要和我們在一起嗎?你不是希望每天見到我們嗎?”
“在一起,隻要心心相印,隔三差五的見見也可以了。”祖家國說,“我要出家——隻是離開我那個家,但是我徹底證悟了空性思想,對於我來說,佛在心中,確實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季新泉問:“為什麼要離開你的家呢?”
祖家國轉過臉來,對於簡說:“我也不求什麼功德,我隻是研究佛學,一方麵是對你母親的追思,為她超度,也是為自己好,發出家心向往靜處。”
“修行實際上是修心的過程,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場,把佛法真正的實踐與生活,利於一切可以接受我們幫助的眾生,實際上就是修行的運用,在家修行,能更好的利益眾生,阿彌陀佛。”老人在一旁說,“其功德亦難以計量。”
“我外公支持您,”季新泉高興了:“父親,您和我們住在一起,在蘇州修行也一樣的。”
“非也非也,”祖家國轉向萬德長老,“今日前來,不僅是向老人求教,也是請法師公證,在家修行,不是和你們住在一起,是向你們提一個條件。”
“父親,您要什麼我給你什麼,我們什麼都可以不要,但是我們要您和我們在一起。”於簡說了,季新泉也趕緊附和。
祖家國搖搖頭,然後說:“請老人家公證,我要他們在金井市現在住著的那套房子。”
夫妻兩個異口同聲問他要這套房子做什麼?
他說:“我要住到這裏來。”
“哦,不,你不住蘇州了嗎?蘇州才是你的家呀。”
“不對,那是你們的家了,我說了給你們,我就給你們,我拿那些房子換你們金井法房子。因為我覺得,你們母親在這裏,我要陪著她,哪怕麵對著兩個惡人,我要再一次保護她,我就在那裏與她一起念佛……阿彌陀佛。”
長老這才明白,此人依然沒有出離愛欲苦海,那還談什麼修行呢?然而,一心向善也是向佛,隻是頌佛數聲,便送他們出了寺廟。
三人又到了招待所,到了靜修茅舍,都讓於簡捐了善款,一路走下山去,晚霞滿天,晚鍾長鳴,都覺得一身輕鬆……
2019年8月5日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