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將高順和成廉召集到身邊,共同戍衛南宮的南北兩門,他唯恐殺身之禍臨身,因此將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在身邊,用來確保自己的安全。
劉辯和劉協回宮之後各自歇息,群臣各自回府,偌大的皇宮之內,隻有張遼和董卓的兵馬在巡視。
張遼能夠感受到,自己置身於巨大的漩渦當中,一個不慎怕是有刀斧加身之禍,心中的警惕和戒備不敢鬆懈絲毫。
他依照曆史脈絡,緊靠手中的力量已經成為曆史大事件的弄潮兒,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保持清醒不敢迷失絲毫。
站在宮牆之上,望著宮室之外的一座座府邸,他的心底極其空洞,宛如站在空中,一旦墜落下去難逃齏粉的下場。
何太後蒙受盧植孤身相救,這才避免被張讓挾持出宮。
宦官盡數遭到屠戮,她的兩位弟弟何進和何苗一個死於宦官之手,一個死於何進部下的亂兵當中,她手中的權力經過這次禍事之後變得無比卑微,想要找到一個聽她吩咐行事的人都困難重重。
劉辯的處境更為不堪,本就沒有涉及任何政事,在何太後和何進主掌朝堂的時候無疑於牽線木偶。
三公九卿們鴉雀無聲,此次劇變以剪除宦官而完美落幕,唯一的遺漏就是放董卓進了皇宮,大亂之後他們都想穩定朝局,再加上沒有一個主事人能夠統領全局,形同一盤散沙。
對於張遼,沒人相信這個人物能夠翻出多大的浪出來。
董卓才是真正的虎狼人物,手下兵馬雄壯不可等閑視之,再加上又是劉宏任命的並州牧權力滔滔。
“我壓根就沒有戍衛南宮的想法,如今陛下有詔我不得不遵從,董卓想要將我趕出皇宮,左右為難啊。”
張遼無奈的感慨道:“我該如何從這個亂局當中抽身呢?”
高順和成廉得知張遼立下的功績之後極其興奮,現在同張遼一樣愁雲慘淡,並不像董卓那般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張從事在洛陽沒有任何的根基,這才是最為要命的地方。”高順神色複雜並無任何謀算,倍感無力的道:“唯今之計,隻能等待朝廷的封賞下來之後再做打算。”
成廉建言道:“直接離開皇宮不行嗎?”
“沒有陛下旨意私自離開,這是忤逆聖意,這是取死之道。”
高順憂慮重重的道:“萬一有人站出來想要對付不遵陛下命令的張從事,那個時候可就真正的到了絕境。”
宋憲插嘴道:“董卓最希望看到張從事犯錯,然後名正言順的鏟除張從事,隻要從陛下手中請來旨意,將旨意放到誰的手中,誰就是張從事的生死大敵,董卓根本不會親自動手。”
曹性發問:“張從事立下潑大功,卻陷入絕地了嗎?”
高順、宋憲和成廉三人對視一眼,皆露出無奈之色。
“並非絕境,如果不能及時的抽身出去,難逃殺身之禍。”
高順十分篤定的道:“不論是董卓還是群臣,都不允許無權無勢的張從事站在宮廷之內。”
“如何抽身?”曹性對於如何躲避禍事極其關心。
“這得看朝廷對張從事的封賞如何,若是在京中任職,逃離禍事的可能性不大,若是有機會在洛陽之外任職,就可以輕鬆抽身不會遇到任何的危險。”高順對於前路如何無法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