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父女(1 / 2)

王邑和臧旻頻頻向蔡邕敬酒,言語所談皆是詩賦才學。

張汛作為晚輩,隻得附和應酬。

張遼恭敬有禮,話做事極有風度,甚至有些拘束,畢竟求親於蔡府,容不得他放開手腳肆意胡為。

為了給蔡府留一個知禮懂禮的形象,他冒名頂替以洛神賦作為敲門磚,獲得了蔡邕的高度欣賞,至於蔡琰看到洛神賦之後到底是什麼反應,他不敢隨意的猜測,隻能秉持謙遜的態度應對自如,生怕自己在別人眼中落個不好的模樣。

“賢侄所作洛神賦,讓我驚為人。”蔡邕麵向張遼,舉杯相邀道:“來賢侄,我敬你一杯。”

“不敢勞駕蔡伯父向我一個晚輩敬酒,這不是折煞我嗎?”

張遼當即婉拒,迫不及待的道:“應當是我這個晚輩敬你一杯,還望蔡伯父萬莫推辭。”

他沒有半點因為盜竊曹某人的詩賦而慚愧,大包大攬敲定了自己就是洛神賦的原創作者。

蔡邕連連叫好,吟罷杯中酒,滿懷欣慰道:“賢侄不僅武勇之名過人,文采更是斐然,當得上是文武雙全的良才。”

“能得蔡伯父誇讚,晚輩三生有幸。”張遼越發謙遜。

“我與你相熟多時,可是不知道你還有如此文才。”王邑插言道:“張郡守當自罰三杯,算是對藏拙的懲罰,如何?”

張遼環顧一眼四周,發現其餘幾人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隻得痛飲三杯。

其實在心底他對王邑的連番表現極為反感,王邑自來熟的抬高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在別人眼中成功營造了他真的與王邑相交莫逆似的交情。

真正與王邑有過幾番交談的他,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王邑除了將他視作漢室忠臣倍加拉攏和重視之外,真的同他沒有任何的私下交往。

此次隨同臧旻一同前來提親,也不過是一個附和者,並不是主導之人,其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拉攏張遼。

不管王邑的心思如何,起碼對現在的張遼極有幫助,所以,對於王邑他還是心懷感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蔡邕這才安排張遼等人在府中住下。

書房內,蔡琰伺候父親喝完一碗解酒湯,臉上的笑容如花朵一般綻開,輕聲細語道:“父親好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往日借酒澆愁隻想著將自己灌醉,今日倒是真正的滿腹欣喜。”

“為父落難以後,聲望一日不如一日,若不是靠著往日的薄名被賢德之人庇護,我早就死於江河湖海。”

蔡邕神色平靜,道:“十二載的顛沛流離,讓我心神俱疲,也看慣了世態炎涼及人情冷暖,回府之後往日的親朋故舊隻對我的遭遇唏噓不已,鮮有上門拜訪者。”

蔡琰深有體會的道:“所以,如今三郡太守聯袂拜訪,讓父親覺得自己在士人當中還有一席之地,不至於全遭冷眼。”

“哎,我的遭難亦連累了家族,這一點你比我清楚,為父流轉江湖,府中的冷清你看得一清二楚。”

蔡邕神色一斂,滿是慈愛的道:“同衛家結親,是我獨斷專行,沒有想到會給你帶來滿身的惡名,這是為父對不起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