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郵靳詳代表張遼履行著督察縣鄉的職責,在西河郡內四處巡視,宣達著政令及法令的工作。
主簿溫恢和功曹孫資,協助張遼統轄郡中的一幹事務。
在此三人的輔佐之下,郡內政務清明,鮮有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一些土豪地主盤踞鄉野,以前對張遼的諭令也有輕慢之處,可在三人主政之下,再也沒有敷衍之人。
這都是因為三人超高的名望帶來的好處,再加上他們依據法理行事,以公正的態度待人接物,使得一些傲慢之輩,也是收起不該有的心思,再也不敢輕視張遼這位西河之主。
“我記得,崔毅繼任藺縣縣尉之後,我發出過諭令想要疏通荒廢的水利,用來灌溉良田,可是征調勞役民夫時隻有百人被推出來遵我號令,而且這百人多為犯事的囚徒及贅婿,當地鄉野對我惠澤藺縣的政令甚為抵觸。”
張遼看著王謙等屬官,滿是欣喜的道:“靳督郵巡視至藺縣,當地鄉亭的亭長薔夫紛紛響應靳督郵所傳達的政令,主動參與疏通水渠的民夫已經高達兩千餘人,而且,還是由亭長和裏長主動帶領鄉亭中的男丁參與其中,再無敷衍舉動。”
“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郡守大人手中的職權更加淡漠,張郡守在西河雄踞一方,可要真正的讓鄉野聽令行事,就得有一位恩威並重的縣令在上麵蓋著,如若不然,鄉裏之間的宗族勢力稍微阻攔,對於政令的發布那都是極大的阻礙。”
王謙鞭辟入裏的分析道:“靳督郵乃是一方名士,在太原郡頗有名望,如今靳督郵巡視縣鄉,那些宗族勢力就算不給張郡守薄麵,也會看在靳督郵的麵子上不敢違逆大人諭令。”
張遼心思通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征調民夫勞役郡中不會拿出一絲一毫的錢糧支應,一切都得由鄉野之民自己承擔,雖然是惠及他們自身的政令,可要是沒人在乎也就是無用的政策,一切的諭令也就停留在書簡上並不會起到作用。
即便拿出錢糧支應,免去他們充當民夫勞役的義務,可鄉野之間的宗族勢力若是幹預,一切政令也是無法施行下去。
就張遼自身的經曆來看,若是馬邑縣令想要做什麼事,也得跟馬邑豪族張氏私下協商,當獲得鄉野豪族的支持之後,一切的政令不管是好是壞,才有被執行下去的可能。
若無鄉紳土豪的支持,即便是再好的惠民之策也難以施行,他們不介意遵從老舊的規矩獨霸鄉野,不求改變或者想要維持原狀的人多不勝數。
“靳督郵所到之處之所以政通人和,全賴張郡守有整治地方的決心,靳督郵這才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溫恢言辭鋒利的道:“張郡守麾下的兵馬,就是最大的震懾,也是靳督郵的底氣所在。
靳督郵巡視地方的文書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入郡守大人的案前,等靳督郵巡視完畢之後,可以根據各縣的情況將那些沒有作為,或者貪婪過度的縣中官員大肆的整治一番。
然後再撿拔有能力的清廉之人統領一縣,若是日後張郡守想要征調民夫運輸糧草,也就能實現自己的主張,否則大軍出征,連運輸糧草的民夫都無法征調,那將是極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