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士春剛到前農縣,肺沒給氣炸了。
迎接他的,既不是縣委書記李高林,也不是縣長馬士昌。
而是常務副縣長倪啟光。
一問才知道,李高林和馬士昌全都去了古安鄉的火災現場。
馬士昌作為縣長,親臨撲火第一線調度指揮,情有可原。
但李高林,身為縣委書記,崗位應該在縣委指揮部,而不是一線。
再者說了,書記和縣長一起指揮撲火,並非一加一大於二,一旦意見出現分歧,會嚴重影響撲火進程。
搞什麼嘛!
呂士春一肚子火,卻不能衝倪啟光發泄。
畢竟,倪啟光隻是服從者,李高林讓他坐鎮縣裏,充當擺設,他隻好硬著頭皮照做。
呂士春都沒下車,一聲令下,車隊直奔古安鄉。
一股燒木柴的氣味越來越濃。
遠處黑煙四起,籠罩在古安鄉上空。
馬士昌得到通知,親自在設卡處迎接呂士春。
麵對迎上前來的馬士昌,呂士春都沒握手,冷鏈質問,“你們的李書記呢?他在哪兒?”
馬士昌陪著笑臉說:“李書記已經去了撲火最前沿指揮和打氣。”
“胡鬧!”呂士春實在憋不住,衝著馬士昌大聲吼道:“趕緊派人把他找回來。滅火有專業的消防人員,他去那麼近做什麼!萬一發生意外,可不是損失一名領導幹部的問題了。”
“是、是。”馬士昌對此也頗有微詞。
可他能說什麼?
李高林執意前往,馬士昌該說不該說的全說了,人家壓根聽不進去。
不僅他本人去了,還帶上縣新聞媒體的記者們跟隨。
擺明,他不是去一線指揮打氣,更像是一場政治做秀。
呂士春生李高林的氣。
其實,他早就對李高林巴結羅謙一事看不慣。
李高林為了討羅謙歡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拚命的表現自己,生怕遺漏任何一個機會。
將露骨的嘴臉,展現到了極致。
呂士春非常反感李高林還有另一原因。
那就是李高林眼中隻認羅謙一個,甚至連呂士春都不放在眼裏。
這也好理解。
羅謙是漢林書記,也是洛遷省委副書記,堂堂三把手。
在洛遷省的政治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抱住這棵大粗腿,前途肯定一片光明。
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厲元朗接到呂士春打來的電話,古安鄉森林火災的明火已經得到完全控製。
他已指示參與救火的消防隊員,務必嚴防死守,把所有容易引發次生火災的隱患,徹底消滅幹淨。
根據初步計算,過火麵積已達五公頃,經濟損失尚在統計中。
隻有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燒傷,沒有人員死亡。
受傷的傷員已經送去醫院治療。
奇怪的是,三名傷員中,卻包含了縣委書記李高林。
那兩人都是輕傷,唯有李高林稍微有點嚴重。
頭發和眉毛都燒沒了,胳膊還給燒壞一塊皮,肯定會落下疤痕。
厲元朗十分納悶,李高林怎麼還能受傷?
他不是應該在後方指揮調度嗎?
電話裏說不清楚,再說,現在還不到問這些的時候。
總之,火勢得到控製,沒有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厲元朗提著的心,可以放下了。
他對呂士春親臨撲火一線指揮的行為,深表讚賞。
呂士春的確是一名出色的市長。
當初漢林市確定市長最終人選時,在副書記陳軍和常務副市長呂士春之間做選擇,厲元朗支持呂士春,看來支持對了。
他在與郭啟安交流中,厲元朗也提到這一點。
郭啟安感同身受。
突發這起火災,郭啟安同樣懸著心。
不管過程如何,最終結果是好的。
一晃,事情過去三天。
發生在古安鄉的森林火災全部撲滅。
省委會議上,總結火災教訓的同時,也對參與撲火的人員,給予高度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