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謹良媛怎的不多陪陪公主、皇子?”
小曼聽到聲兒,迎了過來:“和太妃吉祥!”
皇後回來了,她的孩子自然是回她的身邊,曆來自有位份低的嬪妃將孩子給了位分高的,哪有皇後把自家的骨血送與旁人的。
和太妃暖聲道:“看皇後子女繞膝,你心裏難受了?”
小曼笑了笑:“皇後娘娘是說要把一位公主給婢妾,可婢妾哪敢啊。不過……”
她突地一頓,卻讓和太妃追問起來:“不過什麼?”
小曼不想說,這是她與皇後間說的話,可和太妃已經問了,支吾一陣,麵露難色。
“好歹也得有個孩子才好。”要不然,這女人在後宮的歲月要怎麼過呀。
和太妃那什麼眼神,似乎在同情她?
她才不可憐,她也能有一生的榮華,也能安享餘生的。
雖然和太子妃沒說過多,卻觸及小曼內心的隱痛。她似有得意之色地道:“皇後娘娘對婢妾說,可以把婢妾娘家的侄女帶入宮中相陪度日,還要從幾位王爺子嗣裏挑個男孩過繼到婢妾名下?”
這可是大事,挑王爺子嗣過繼到她名下,也就成皇子了,就算將來不能當皇帝,也是有能封候晉爵的,也比做王的兒子要來更好些。“有這種事?”
小曼以為和太妃不信,道:“皇後娘娘是這麼與婢妾說的,瞧她的樣子,似乎已和皇上商量過了。剛才婢妾正為這事高興呢?”
和太妃微微一笑:“竟是這樣!那便恭喜謹良媛了,難怪皇後回來,瞧你似乎挺高興的。”
寒喧了幾句,和太妃帶著宮娥內侍離去,走了一截,望著小曼的背影,她似真的很高興,因為連那步子都顯得歡快起來。
內侍問:“娘娘,謹良媛那話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皇上再也生不出皇子了,要在各位王爺府裏挑幾個男孩當他兒子。”
內侍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回頭,你趕緊出趟府,把六王爺給請到宮裏來。”和太妃掃過眾宮娥、內侍:“你們的嘴巴,都給哀家閉嚴實了,要是走漏了一個字,小心割了你們的舌頭。”
內侍道:“奴才這便出宮,告訴六王爺這個好消息。”
和太妃揚了揚頭:“謹良媛她哪兒能做什麼主兒?還不是看皇後的。”
皇上是再也生不出第二個兒子了,做皇子卻比做王的兒子好。
這一年多來,和太妃打理後宮,六王爺也與皇上走得親近,若是把六王爺的兒子過繼到皇上名下,這可是美事一樁,這樣一來,她又能在宮裏時時見到自己的親孫兒。和太妃打著如意算盤,滿心歡喜地回了萬壽宮。
後宮諸事繁瑣,次日便由宇文昊下旨,晉做太子時的謹良媛為謹昭容,遷往怡春宮。
沒有孩子相伴的日子,小曼過得很是無聊,時不時就往鳳儀宮去。
夕榕便分派一些時務給她,要她想法子節儉後宮花銷,還說六宮無嬪妃的宮殿,要擢升一批女官為宮主,更要在秋天放一批年滿二十四的宮女出宮,這些事兒,都交給謹昭容著手處理。
本是在鳳儀宮裏說的話,不知怎的就傳了出去,還沒兩天,後宮所有人都知道了。
“做宮主的女官,可是前所未聞,以前都是嬪妃,現在成後宮女官了。”
“可不,這事兒,皇後娘娘已經令謹昭容物色人選了,說是得會讀書寫字的,還得精明能幹的。”
“皇上現在生不出皇子了,許是這樣,皇後娘娘才不提再封嬪妃的事。”
“我可聽說,今年秋天放出宮的宮女,年滿二十四的都可以出宮……”
一些個宮娥閑來沒事,就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起來。
正說著,便見和太妃帶著三位衣著華貴的女子往鳳儀宮去,個個都還帶著孩子。
“近來這和太妃,古怪得緊,已經是第三回帶六王爺的兒子入宮見皇後娘娘了。”
“你們不知道原因了吧,我可知道呢?”一個宮娥頗是得意。
“快說,怎麼回事?”
宮娥神秘兮兮地道:“我一個同鄉太監,便是謹昭容宮裏的內侍,他告訴我說,皇後娘娘心疼謹昭容宮中寂寞,要在王爺們的兒子裏挑上兩個做她的嗣子。”
“這樣啊。”
本以為是旁人不知的事,就這樣突地傳了出去。
萬壽宮裏,太才人蕭氏,也聽心腹宮娥稟報了此事。
蕭氏挑著秀眉:“哼,我道和妃怎的突然對皇後娘娘百般殷勤,竟是這樣?”
這日,蕭氏派了內侍將瑞王請到宮裏。
八王爺聽罷,道:“母親這話又是從何處聽來的?這怎麼可能,皇上有兒子,怎會再過嗣兄弟之子為兒子?”
蕭氏伸手,鑿了一下他的腦袋:“我這輩子,算是被你給毀了。居然生了你這個兒子,揭發我便罷了,這會子,又說這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