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姚博要說什麼,雖然他很不願再在這裏待下去,可是姚博的話刺激到了他內心最敏感的地方,不為別的就衝姚博的那句話他今天必須要叫胖子看清楚自己不是他說的那種人。
李強來到王馨瑤的座位旁邊直直的坐在了那個空下來的位置上,沒有去看王馨瑤。雖然坐在這裏可是他心裏還是很慌的。
“兄弟,你千萬不要記恨我啊!等下課,你那怕要千刀萬剮我我都不說二話,現在為了我以後的幸福生活我隻能先犧牲你了。”
看著李強坐在王馨瑤旁邊,姚博心裏默默的說道。
“我這是何必呢,走了多好啊,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坐在這裏,李強感覺到比前麵更大的壓力,他現在如坐針氈渾身不舒服。
“好了,現在我們繼續上課吧!”
蔣教授看著李強,笑著搖了搖頭。
顯然他已經看出了一點事情的端倪,但不願再在這件事上浪費時間。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了解我國一部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在沒上課前,有同學說了要聽三國,其實我想說三國我們已經共同學習了很久了,大家也對三國裏麵的五虎上將,臥龍鳳雛等有名的大將和軍師非常崇拜。三國是一個繼戰國和楚漢相爭後的又一個亂世,在三國這本書中大多是以三國的相互爭鬥為主,在三國的前麵多以大將的勇猛為主來展開描寫的,而到後期又是以謀略為主來敘述的。”
蔣教授坐在王馨瑤搬上來的椅子上就開始了自己的課題。
“但我想問的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在亂世當中一位大將和一位軍中的謀士他們誰更能掌握一場戰爭的勝敗走向?”
蔣教授看著下麵幾千名學生,等著他們的回答。
下麵的幾千名學習直接被蔣教授帶進了問題中,每個人都砸認真的思考蔣教授提出的問題,已經忘記了前麵發生的事情。
下麵有好多學生舉手想發言,蔣教授點了一名學生示意他來回答。
“我想是謀士吧!三國前麵講述呂布武勇卻無謀略,最終慘死。而最後獲取勝利的是善於用謀略的曹操。”
那位同學站起來回答道。
“嗯,講的很好,你先坐下,那位同學你來回答。”
蔣教授又指了一位同學起來發言。
“我想表達的和剛才那位同學已經相反,雖然謀士可以根據一些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強弱來製定計謀,可是在戰場上的情況不一定會按照謀士的想法去發展的,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真真要打贏一場戰場還是要靠領軍打仗的大將。”
這位學生可能有些緊張,他稍微停頓了一下,平複了下情緒繼續說道。
“而且在《三國演義》書中也有例子,如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和敗走麥城,馬謖街亭失守等都能說明。”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蔣教授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
然後有點了幾名學生來回答,然而答案有說謀士重要,又說將軍重要,也有說謀士和將軍都重要的。
蔣教授聽完示意大家將手放下了。
“我們時間有限也不一一叫大家說了。其實前麵的同學已經說得差不多了,謀士和將軍都有自己的職責和自己作戰的地方。”
“我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其實《三國演義》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名著但是它也是一本,利索當然就要有一些脫離實際的東西。但是大家為什麼會這麼喜歡三國,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對戰爭的描述已經不能稱之為戰爭,可以稱為戰爭藝術。而一場戰爭的失敗和勝利往往在於那些善於用兵,善於發現和抓住戰場中出現的變化的將軍或者謀士,當然這些都需要這些決策者要有很高的能力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