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時間管理(1 / 3)

時間是我們生活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觸摸不到,也難以感知,多數時候我們隻能從鍾表的指針上來感知它的存在與節奏。對於時間,我們覺得它很常見,其實卻知之甚少;我們覺得它很容易控製,卻常常發現它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認為時間很多也很平凡,卻總是在它不夠用時才感覺到它的重要。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處於時間不夠用的狀態,都處於工作安排混亂的狀態,其實,這就是時間管理不善或者時間管理意識不足造成的。因此,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1.我們的時間為什麼總是不夠用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常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盡管他們可能已經非常努力了,但還是會渴望獲得更多的時間。尤其在工作中,時間不夠幾乎是一種同感。很多人會產生疑惑:為什麼自己總是被事情牽著走?為什麼自己明明一刻也沒有閑著,但是工作總是越做越多、越做越亂?為什麼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後都那麼讓人著急?為什麼我們做事情的速度總是比別人慢上好幾拍?

人類學家認為人對時間的概念比任何一種動物都要更加深刻,但與此同時,人也是最貪婪的,總是渴望時間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出現。當然,除了等待,在多數時候,人們還是希望時間可以更多一些,但越是希望時間可以增加,往往越是感覺到時間的緊迫和短缺。其實我們可以做一個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出現了“時間危機”。

◆常常覺得不安,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常常在工作後如釋重負,整個人都從神經緊繃的狀態放鬆下來;

◆擔心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無法順利完成任務;

◆突然發現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哪怕事前做了規劃;

◆經常性地被其他事情打斷,工作時斷時續;

◆發現自己正被一大堆煩瑣的問題困擾;

◆常常一整天都很忙,但是自己也不知道忙了些什麼;

◆在一大堆事情麵前,常常不知道自己應該先做哪一件事;

◆常常被老板催促“那件事還沒做完嗎”。

如果我們出現了以上幾種症狀,那麼很可能在時間規劃方麵出現了問題,或者說我們已經遭遇了時間短缺的危機。在這種狀態下,生活和工作中自然會出現一係列的麻煩。另外,從表麵上看,我們在工作上往往有足夠的時間,但現實情況是可利用的時間少得可憐。我們可以將所有的時間進行分析,比如以40年的工作時間為例,那麼就可以計算出具體的工作時間。

每天睡覺8個小時,那麼40年將花費13.3年的時間;每天一日三餐花費2.5個小時,那麼40年將花費4.2年的時間;每天的交通要消耗1.5個小時,40年的時間將花費2.5年;每天的電話花費1個小時,40年的時間會用掉1.7年;每天看電視和上網花費3個小時,40年的時間將花費5年;同樣地,40年來看報和聊天也將會花費5年時間;刷牙、洗臉和洗澡會花費1.7年;休假、身體不適、情緒不佳會花費3.3年。

最終的結果令人吃驚,多數人在40年中,工作時間隻剩下3.3年。試想一下,我們大約隻有3.3年的時間去創造人生的價值,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更何況,當我們在工作中時,有些人的工作時間比這還要短。其實從這個分析中我們能夠意識到,時間的緊迫和短缺,但問題在於我們還沒有真正明確自己究竟將時間丟到哪兒去了。為此,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麵進行深入分析。

——不了解自己的職責

很多時候,我們會做一些自己職責以外的事情,結果會造成本職工作受到影響,造成自己的時間超出預支。對於一個想要合理控製時間的人來說,首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或者製定一個職責承擔表,把自己在所有工作、生活和相關的服務中需要承擔的職責一一列舉出來,做好充分的時間預算,從而保證時間利用的平衡。

——時間的摩擦與混亂

由於個人的行為和組織混亂,常常會造成自身的時間管理出現危機。其中,時間摩擦意味著我們常常會做一些額外的工作,會無端增加更多壓力,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就像我們常常要做某件事,但是半路不得不放棄,因為我們忘了另外一些不得不立即去做的事情,這種摩擦與混亂會極大地損耗我們的時間。

——不懂拒絕

每個人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如果我們想辦法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就意味著自己的時間安排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去拒絕別人,懂得如何給予自己更多的私人空間,那麼我們將會在時間管理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浪費是最大的失誤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那些平時抱怨時間不夠的人,恰好是每天浪費光陰的人。他們做事不夠專注,常常開小差,或者有嚴重的拖延症,或者就做一些無價值無意義的事。原本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應對工作,但是每一次到最後都把自己的時間弄得緊巴巴的,工作也難以按時完成。

——沒有順序上的安排

有些人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發現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卻在無關痛癢的小事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這些人拿出了應有的工作態度,卻沒有意識到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應該優先解決的。因此,他們的工作總是陷入一種低價值、低產出的狀態。

——事事親力親為

有的人喜歡把所有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任何工作都不錯過。其實對於任何人來說,時間都是有限的,親力親為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對於凡事都要親力親為的人來說,越是想要做得多,越會導致自己的工作出現混亂。

——不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完

對於任何一項工作,如果我們有能力去完成,那麼就應該一次性將工作做完,而不是拖拖拉拉留到第二天、第三天才做完。一旦我們無法將事情一次性解決掉,也許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我們也將耗費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事情。

——缺乏熱情

現在的很多上班族都出現了職業倦怠症,工作的時候缺乏熱情,不夠專注,工作狀態很差,因此常常無法從容地應對工作。

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都容易因為以上幾個原因而導致時間利用率下降。事實上,如果能夠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那麼在多數時候,時間其實還是很充足的。當然,無論是改進工作方式還是調整工作狀態,最重要的還是要善於管理時間,要主動將時間合理地控製在自己手中。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證時間不會背叛自己。

2.我們真的很忙嗎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的一個朋友一直處於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的狀態中,連去幼兒園接送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會在節假日陪同孩子、妻子去公園了。同事們也不敢再邀請他參加聚餐,因為每一次得到的回複必定是:“我現在很忙,下一次好嗎?”

無論什麼時候,他都處於一種忙碌的狀態中,讓人覺得他總有幹不完的工作。他自己也經常解釋道:“我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工作,這些都是需要完成的。”但我根據觀察發現,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有太多工作要做,而是因為他對時間的利用不當。這位朋友其實隻是公司裏的一個小角色,他也沒有多少必須去做的重要工作,而他卻每天都一副很忙碌的樣子,很顯然,一切可能隻是他自己在瞎折騰。首先,最近一個星期他做的事情並不多;其次,他做的很多事情根本就可做可不做,一些甚至不在他的職責範圍內。他所謂的忙碌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具事業心,讓自己看上去不是公司裏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