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板,會讓人心情好。
小時候家裏用的都是很重的原木墩子,從一棵大樹上截取下來的,結實耐用,剁大骨頭一點問題沒有,一用好幾年。有的人家,還有用幾十年的,長年累月的刀痕和刮洗,讓它都凹了下去。這樣的菜板雖然好用,但是在潮濕的廚房容易發黴,掉屑,滋生細菌。後來人們重視環保,不砍樹了,這樣的大墩子就少見了。
我在外租房的日子,隻能在超市買便宜的竹製菜板。買回家的時候,淡雅的顏色、竹質的紋理看著挺漂亮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發現,它的表麵是粘製而成的,用力砍東西或者沾了水不及時擦幹,就容易變形破裂,很不耐用。
後來有人介紹了一種塑料菜板,就嚐試了一下,不喜歡,薄,沒有手感,用著容易打滑,切點水果還行,熟物放在塑料上切總是有些不放心。
兜一圈,又用回了原木菜板。
無漆無蠟的橡木或者櫻桃木是最好看的,上麵有天然的紋理。質樸的造型,帶個手柄,淡雅的木香,讓人做飯時心情大悅。
有時候拿來當盤子,裝麵包和水果用,也是不錯的。
這樣的原木菜板,在第一次使用之前,用橄欖油或者植物油塗抹一遍,放一放,讓油質深入木器。可以讓它不容易開裂,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後,也可以繼續抹油養護。盡量用無毒成分的清洗劑來洗菜板,不然會有化學物質殘留在上麵。最簡單的清潔方法就是,熱水衝洗之後,用幹布擦拭。擦幹之後,豎著放,或者掛起來。
因為它很漂亮,舍不得拿來砍,砍骨頭之類的工作我就盡量在買菜的時候請攤主代勞。
我們時常會給家裏換個新的電視、新的沙發、新的拖把、新的沐浴棉,卻很少想起,應該換個新的菜板。
花不了太多錢,又會讓生活更加健康和愉快,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