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馮若曉的黴運(1 / 2)

馮若曉是驚喜的,自從上次幫江飛辦了那件事之後,就再也沒聯係過。雖然得到了江飛的一個許諾,但馮若曉很有自知之明。並沒有仗著一個許諾要什麼東西,或者求人辦事。這是她聰明的地方,明白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現在找江飛幫忙,無非是要一些存款任務之類的。

那樣的話短時間內或許能提高一下自己的業績,但這件事之後怕是也就人情兩清了。可是之後呢,前也不可能一輩子存在銀行裏。取走是早晚的事,下次再有攬儲任務怎麼辦?

馮若曉想的是,盡量把這個人情用在關鍵的地方。比如說將來的評優晉級,又或者關鍵時刻的人情走動,甚至是幫助自己進入一個上流社會圈子的機會。要把這個人情用到極致,用到未來。

想法雖好,可是這樣的機會也不是說來就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馮若曉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反倒是一天天過去,她的內心也開始不安起來。她擔心時間長了,人情淡了,甚至江飛都會忘了這件事。為此她著實糾結了好久,夜深人靜的時候,馮若曉躺在床上擺弄著手機。好幾次把江飛的手機號調了出來,手指懸停在撥出鍵上許久,最終還是沒按下去。

一直到前段時間,馮若曉期待的機會終於來了。行裏的一個主任調到其他銀行去了,空出來的位置頓時吸引了無數雙眼睛。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銀行,這就意味著一次晉升的機會。

至於如何競爭呢?那就得先搞清楚這個主任是幹什麼的了。

用專業一點的話說,他是資源性領導。那什麼叫資源性人才?舉個例子,你給銀行拉來了一百萬的定期存款,那你就是資源性人才。如果你能拉來一千萬的定期存款,那你就是資源性領導。就跟有的人退下來之後,還能在上市公司當顧問,甚至當董事一樣,資源換金錢唄。

明白了這些之後,如何競爭就顯而易見了。攬儲唄,話說之前那位主任其實也挺不地道的,走了的同時一千多萬的定期存款也跟著他走了。行裏突然丟了這麼大一筆定期存款,行長也犯愁啊。私下裏甚至都流露出一些暗示的風聲,這次的競爭上崗,考驗的是業務能力。啥叫業務能力?肯定不是櫃台一分鍾能處理三個客戶那種能力,話說現在都自動化辦公了,櫃台能辦的事,外麵的自助係統都能辦。說白了,業務能力還是拉資金攬儲。

馮若曉也算有點野心,她在銀行兩年了。深知這樣的機會難得,不過不把握,憑自己的關係和人脈想再進一步很困難。為此,馮若曉決定動用江飛這張底牌。

雖然她不知道江飛能不能拿出一千萬的存款,畢竟從她能看到的數據來看,江飛在自己這邊的銀行裏定期和活期存款加一起也就不到五百萬——之前買車有買房,再加上開店裝修,江飛手頭上的活錢的確沒多少了。

馮若曉覺得江飛應該在其他銀行還有存款,如果這時候找他幫忙,多少都是一個助力。於是麵對著等待許久的機會,馮若曉終於拿起電話打給了江飛。

然後——關機。

好吧,成功人士都是大忙人,或許隻是開會什麼的。馮若曉放平心態,等到下午下班回家之後,又打了一次。

還是關機。

馮若曉不氣餒,第二天中午的時候繼續打電話,這回還是關機。

馮若曉傻了,哪有連續三次撥打,全是關機的!唯一的解釋恐怕是——自己被拉黑了。

除了這個解釋,馮若曉也想不出還有什麼可能了。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馮若曉是又委屈又好笑。委屈的是自己忐忑不安,期待機會,然而當機會真正擺在麵前的時候,底牌卻失效了。好笑的是覺得自己太傻太天真,幫人家辦事,人家是辦了一百萬的定期存款的。說欠個人情什麼的,或許就是客氣一下。結果自己竟然還當真了!

後來馮若曉又給江飛打了兩次,還是關機,馮若曉就徹底絕望了。

事實上馮若曉如果能在堅持幾天打給江飛,她的命運或許就會不一樣了。因為她打電話的那幾天,正趕上江飛在最後與薑鴻燦的決戰中身受重傷,昏迷不醒。馮若曉打了三天的電話,江飛昏迷了三天。哪怕馮若曉再多堅持一天,江飛也能接到這個電話。

在這之後,馮若曉的黴運似乎就開始了。原本手上幾個客戶,全都或是因為存款到期,或是因為急用錢,都把在她這裏的儲蓄調走了。而新競爭上來的那個主任,還是個色鬼。動不動就對行裏的女職工講個葷段子,動手動腳的。最後不知怎麼的,就盯上馮若曉了。其他女職工那個主任或許就是口花花一些,對馮若曉似乎要來真的。好幾次都把她單獨叫到辦公室,先是言語挑逗,後是伸手亂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