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為了地球(1 / 2)

修訂章節,慎重訂閱!

————

六月。

炎熱夏季。

航空港一期月球科學院駐地,新聞發布會如期召開,全世界多家媒體都應邀前往——這等獲得進入航空港的機會,記者們自掏腰包都搶著來。

“好的,很高興各國的媒體朋友們,參加這一次的月球科學院金蟾獎獲得者發布會。”陶偉院士帶著兩位副手,坐在了主席台上,“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月球科學院常務秘書長陶偉,左邊這位是生命雜誌執行主編施院士,右邊這位是Nature雜誌總編喬馬登博士,今天將由我們三人頒發金蟾獎物理學獎。”

哢嚓哢嚓哢嚓。

媒體們敏捷按動快門,拍攝畫麵。

陶偉院士繼續說道:“金蟾獎是由月球科學院發起,旨在表彰在物理、生物和數學領域,對人類做出最大貢獻,並幫助人類文明提升的人士。一共隻有三個獎項,分別是金蟾物理學獎,金蟾生物學獎和金蟾數學獎,下麵由我來宣布第一屆金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哢嚓哢嚓哢嚓!

陶偉院士掏出信封裏的名字,大聲念出來:“他是區未央博士。”隨即將信封內容展示給記者們拍照。

拍照的間隙。

喬馬登博士開始介紹區未央的科研成果:“區未央博士的研究課題是量子通信技術,實現了信息超越光速的量子通信,這是人類對物理規則全新探索,打破了光速不可超越的部分定義,量子通信技術也將在未來幫助人類星際旅行,實現超越時空與距離的超遠程通信。”

嘩啦啦啦,主席台三位一起鼓掌,記者們也鼓起掌來。

流程有點模仿諾獎公布。

不過無所謂了,施院士開口說道:“接下來我們將現場連線區未央博士,並交流量子通信技術……好的,請技術人員開始連線。”

早早就等待在超級環中的區未央院士,已經身穿唐裝正襟危坐在鏡頭前,連線後,立刻打起招呼:“大家好,我是區未央。”

“區博士你好,很多人對你們的量子通信不是很理解,你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好的,是這樣的……”

一切流程幾乎都照抄諾獎的發布儀式,獲得首屆金蟾物理學獎的區未央,陪著聊了一番量子通信,當然也沒有忘記吹捧一下,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量子通信技術,而這個巨人就是杜恪。

在此之前不少人都認為,第一屆金蟾物理學獎,會是杜恪的真空波理論,隻是真空波理論遲遲未出,所以也就不可能參加金蟾獎評選。區未央為真空波理論研究出第一個成果,也就順理成章拿下了這個第一屆。

基本回去之後,就該評選進入夏科院當院士了。

新聞發布會很快結束,然後華夏官方自然賣力氣炒作,把金蟾獎當作諾獎級別的重要獎項。

隻是國外的話,反應多少有點平淡。

新的框架已經在聯合國下成立,但月球科學院想要搶到科學界的領導權,依然任重道遠,暗地裏的學術交鋒、話語權爭奪,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但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月球科學院遲早會隨著華夏一道崛起,金蟾獎也遲早取代諾獎。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這個時代屬於華夏。

第二天,又是在航空港,宣布了金蟾生物學獎,英吉利的生物學家獲此殊榮,他在蛋白質表達方麵做出了重要貢獻,對人類研究癌症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第三天,金蟾數學獎也迅速宣布,米利堅的數學家憑借數列方麵的突破獲獎。

頒獎儀式會在今年10月的月球科學院院士選舉儀式上舉行,同樣是借鑒諾獎的流程,對標意義十分明確。

“今日,月球科學院第一屆金蟾獎獲獎名單全部宣布,來自我國的物理學家區未央,英吉利的生物學家……米利堅的數學家……分獲殊榮。金蟾獎是由月球科學院的四十四位世界權威科學家,集體投票產生,旨在表彰那些對人類做出最大貢獻、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人士。”

央視《新聞聯播》,給了金蟾獎五分鍾的牌麵。

隨後,又是一則與科技有關的新聞。

“明天上午,航空港第二發射基地,將迎來二郎神六號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升空。二郎神六號是現今最大、精度最高的天文望遠鏡,它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地外生命。”

新聞沒有透露什麼具體內容。

隻有少數人知道,二郎神六號是為了蒂加登d的外星文明而製造,這台天文望遠鏡彙聚了頂尖的科技,利用龍糖材料的強度,設計出了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分靈敏度。理論上可以接收那些微弱到幾乎無所察覺的信號,比如一顆中微子飛過產生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