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科學知識,在腦海中破碎重組,讓他對真空波理論越來越清晰。
“暗能量或許並不存在,所謂的暗能量實際上是暗物質湮滅所產生,推動星係遠離的能量,也是由暗物質不斷湮滅所導致。而暗物質在物質層的作用,是起到一個宇宙框架的作用,維係物質層的結構,當結構被消耗,也就是真空波平靜的時刻……或許,這就是宇宙的未來,大虛無。”
他把自己通過真空波推導出的宇宙終極命運,叫做宇宙大虛無。
但隨後,他就很悲觀的歎氣:“不管是大虛無還是大凍結、大撕裂、大坍縮,宇宙的終於命運都免不了要走向死亡,所以人類再如何發展,也會隨著宇宙歸於虛無……不過,我為什麼要關心這個,真要大虛無,也是幾百億年之後的事情,幾百億年啊!”
人類壽命不過區區百年,即便杜恪突破聖階,或者成為聖堂,也不過多活個幾百年,極限上千年而已。
千年與百億年相比,是何等的離譜。
即便他能永生,想一想要熬過幾百億年的等待,才能見到宇宙終結,那也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幾百億年啊……當然,也許可以躲進黑洞中,理論上黑洞的時間無限慢,黑洞中也許隻是一瞬間,外麵的宇宙就走到了天荒地老。
……
距離暗物質發現已經過去三個月時間,國慶之後,月球科學院增選了新一批院士,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共入選國內七位院士,國外十五位院士。
因為病故一位院士,所以成立第二年的月球科學院,擁有了六十五位院士。
院士們此時此刻又一次登上了太空港,而且是太空港二期,隨著龍糖材料在華夏內部的不斷擴產,太空港二期的建設材料全都是以龍糖材料為主。輕薄、堅硬、不會形變,這種極佳的材料用於建設,直接把對材料要求極高的太空作業,變成了玩具積木一般簡單。
宏偉的太空港二期,整體呈現環形結構,所以又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地球之眼。
地球之眼是向國際開放的太空科研平台,而月球科學院的新總部就設立在這裏,並且地球之眼與月球科學院有獨家科研合作協議,委托月球科學院代為管理——這都是為了增加月球科學院的國際地位——譬如說蒂加登d外星文明項目,就歸屬在月球科學院旗下。
過去的一年時間裏,二郎神六號又接收到了十組蒂加登d的2G信號,進一步獲得了蒂加登d外星文明的信息。
蒂加登星係有七顆行星,蒂加登d有兩顆衛星,蒂加登d外星人的外形尚未可知,但是它們有發展出獨特的音樂、美術作品,並且它們的數學已經接近地球水平——月球科學院的數學家們通過有限的信息分析,蒂加登d外星人的數學水平,可能隻比地球落後二十年。
數學是宇宙的最基礎語言,數學隻要上去了,基本上物理、化學、醫學等學科,都不會太差。
不過蒂加登d外星人的科技水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因為其中一組2G信號表明,它們是通過建在星球上的“高塔”發射的2G信號,它們目前仍然被捆縛在星球內部,並未衝破大氣層。而且它們篤信“神”,發射2G信號是為了呼喚自己的“神靈”關注。
這個高塔不斷向周邊星空發射信號,並不單單是向地球發射。
故此,蒂加登d外星文明帶來的威脅,大大降低,已經有科學家覺得,應該向民眾公布。月球科學院的院士增選大會結束後,這個問題就擺上了議題。
杜恪作為主持人,在會議上支持了這個提案:“我認為沒必要遮掩下去,外星人存在的消息,民眾有知情權,如果能有外星人來轉移矛盾,相信社會會更加和諧。同時外星人也會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促使大家圍繞在一個地球框架下,向太空進發。”
最終會議上,院士們三十九比二十六票,確定通過了公布外星人的提議。
不過,隻是月球科學院的提案而已,在是否公布的問題上,需要聯合國召開會議,得到大部分政體支持,才能對外公布。
開過會的院士們,回到各自的房間裏。
杜恪的房間裏,有訪客進來:“杜恪博士,關於NASA與CNSA的合作事宜,為何您要阻攔?”說話的是月球科學院的一位副院長,來自米利堅的丹尼爾博士,天文領域的大犇。
“NASA已經沒有值得CNSA關注的技術,與NASA繼續合作,不符合華夏的利益。”
“首先,NASA近百年的太空探索,僅僅是資料庫都值得合作不是嗎。其次,為了應對外星人文明,為何不能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合作……”
“丹尼爾博士。”杜恪打斷對方的話語,“首先一點,NASA的資料庫確實是人類文明的寶貴知識,但時代在進步,華夏已經有了詳細的太空探索計劃,針對太陽係和太陽係之外的衛星,已經陸續發射,即便NASA不共享,我們也能依靠更先進的技術獲取更詳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