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未來生活(2 / 3)

未來的地麵城市,主要就是從事農業、工業和居民居住。

身為科教城的廬州市,正在去科研化,這是未來城市必須要走的路。並且一些諸如科大閃電、蜃景科技的高科技企業,也將陸續搬遷到空城之中,這些核心科技領域的參與組織,都是國家重要的支柱。

“老公,我們什麼時候搬遷?”水靜拉著女兒杜星雲,看著被拆掉的夏科大校區,詢問道。

杜恪抱著小兒子杜星辰,身後還跟著抱著足球的大兒子杜星宇,聞言說道:“應該快了,隻是實驗室的布置還沒妥當,明年夏天之前,應該能搬進去了。”

四周圍,穿著便衣的保鏢們,時刻關注著周邊一切環境,確保杜恪一家五口的安全。

“唉,住慣了杜府別墅,真不想去天上住著。”

“天上畢竟安全,如有可能,我們甚至可以去月球居住,那裏才是真正的絕對安全地帶。”杜恪笑道。

既然夏科大等一係列科研高校、實驗室,都搬遷到科大空城去了,杜恪再住在杜府別墅也沒意義了,所以國家為他單獨設計了一棟“空中大別墅”,然後融入科大空城。擁有類似待遇的科學家,隻有杜恪一個人,其他任何科學家,都隻是住進配套的空中小區而已。

但沒有人說閑話,杜恪的地位值得擁有這一切。

“去月球多無聊,還不如住空城呢,雖然我們單位的同事都留在地麵,空城至少有夏科大的一些老朋友。”水靜說道,她一直在皖省特科部門當個閑職領導,如今搬去科大空城,來往不方便,自然單位也要跟著換,原來的人際關係也就隨之疏遠了。

“你要是覺得悶,我就讓人把你之前的幾個要好同事,也給調去科大空城。”

“那還是算了吧,不用這麼麻煩。”

“沒事,我們的事情就是國家的事情。”杜恪說的理所當然,實際也的確是理所當然,他這樣的科學家,享受什麼待遇都是應該的。

……

轟隆,又一棟破舊的建築物,在鏟車的鑿擊下倒塌。

倒下濺起的灰塵好一會才散去,偌大的夏科大校區廢墟上,幾十輛飛行的鏟車、挖機、貨車,忙碌的作業著,必須得白天加班加點,晚上九點之後就施行噪音管製,不能再工作了。

難得出門溜達的杜恪,帶著老婆孩子,站在一旁看著施工。

帽子圍巾遮起來,還有便衣保鏢的隱蔽保護,沒有人認出這個人就是杜恪。特種飛行車輛繼續忙碌,底盤上可以看到醒目的江淮車標。這些飛行的特殊車輛,都是江淮汽車生產,技術同樣簡單,就是在一個統一的飛車平台上,搭載鏟鬥、挖鬥、混凝土泵等。

如今的廬州市街頭巷尾,已經看不到太多汽車了,寬闊的街道上大部分都是行人和普通的自行車、電瓶車。

取而代之的是飛車,從兩米到十米高度,重重疊疊立體飛行,在先進北鬥導航係統的引導下,穿梭於高樓大廈的每一處位置。不過為了減少高空墜物的危險,道路兩旁的人行通道和非機動車道,都加裝了防護網,同時飛車中的貨車,貨艙未閉合的情況下不允許起飛。

總而言之,起初人們對頭頂上飛來飛去的飛車,還是很擔心的,生怕掉下來之後砸到人。

不過時間久了,沒有發生過幾次“飛車車禍”,人們也就適應了頭頂的飛車,來來往往看也不看。畢竟飛車都配備了強製的緊急製動係統,輔助駕駛係統更是必備,哪怕司機睡著了,甚至故意撞人,都很難做到。真正的威脅,是那些向壓迫破解飛車係統的民間高手。

有些人買了飛車之後,回到家就開始鼓搗,想要解除係統對飛車的限製,讓飛車不再限高、限速、限路段、限製危險駕駛。

但是這些人在破解的時候,就會掉進預先設置好的陷阱,出發報警裝置。

十分鍾後交警、公安等部門,就會趕到現場。

哪怕事先屏蔽信號,一旦飛車信號失聯,也會有交管部門迅速電話聯係——如今華夏社會都是實名製,諦聽係統監控著一切網絡信息,幾乎不可能做到絕對隱私——電話也聯係不上,交管部門同樣會出動警力,前往調查。與此同時,飛車的內嵌信號係統連接不上網絡終端,也會鎖死自己,直到官方前來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