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2 / 3)

退朝後,皇帝留下了顧浮與幾位朝臣,又詳細問了顧浮她的想法。

不過這次,顧浮的說法又多加了一層內容,那就是逐漸增加這幾國的朝貢與稅收。

“他們不義在前,我們便是不仁,其他小國也不大可能會因為同情而對他們伸出援手,畢竟這些年來,那些老實納貢的小國生意也因為他們受到了影響。

“一旦他們不堪重負,拒絕繳稅或來朝,大庸就有理由出兵。到那時候,他們已被耗空國庫,打起仗來也不容易殃及其他小國與東境的通商。”

顧浮的話讓幾位大臣側目不已,之後皇帝又問了許多顧浮沒提到的細節,顧浮有內閣做情報庫,知道的自然也不少,皇帝的問題她都能回答上來,甚至還都想好了應對的方案與適合的人選。

最後因為皇帝滿意的態度和暗示,在場幾位大臣從第二天早朝開始,和顧浮站到了同一戰線。

顧啟錚作為顧浮的親爹,因為官階不算特別高,沒少被自己女兒殃及,可他能怎麼辦,親生的女兒也不能說丟就丟了,隻能生生受著。

也因為顧浮,顧啟錚在朝臣之中的地位變得有些詭異。

明明隻是個三品侍郎,在京城也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人家,但往來邀約的幾乎都是些高門大戶,就連安王見了他,也把他當成正兒八經的兒女親家,不曾有餘毫怠慢。

偶爾顧啟錚坐馬車上朝,看見車前騎馬和他一塊上朝的顧浮都會特別感慨:讓侯爵給一個三品侍郎開道,滿朝算下來也就他了。

這天顧浮下朝,正準備先去吃個早飯,結果被等在殿外的瑞賜長公主攔下,說是皇後找她。

顧浮跟著瑞賜去見皇後,走著走著若有所感回了個頭,就見朝臣們自殿內魚貫而出,有一身著青衫的官員,站在原地看著她們……

不,是看著瑞賜。

“他叫柳如宣。”瑞賜的聲音傳來,顧浮回過頭,就看見瑞賜腳步不停目視前方,淡淡道:“出身青州。”

顧浮想了想:“有些耳熟。”

瑞賜笑出聲,提醒顧浮:“可還記得當年的第一屆選麟?”

顧浮想起來了,當年選麟,瑞賜長公主特別沉迷收集畫像,並看好一位青州才子柳如宣,為其一擲千金。

然而顧浮不知道,曾有人用非常惡劣的手段,將柳如宣從青州騙來京城,隻為討好瑞賜長公主。

偏瑞賜還以為柳如宣是自願來見她的,結果被憤怒的柳如宣誤會,兩人不歡而散。

可即便如此,瑞賜還是欣賞柳如宣的高潔,希望他能得魁首,甚至頻頻砸錢,把柳如宣砸到了排榜的頭幾名。卻沒想到柳如宣根本不在意選麟,還痛批瑞賜,說她身為長公主,不該如此玩物喪誌。

之後出了左迦部求娶瑞賜長公主的事情,瑞賜對選麟徹底失去興趣,收集來的畫像也都被放在架子上堆灰。

再後來,柳如宣似乎是解開了誤會,想同瑞賜道歉,但以他的身份,隻要瑞賜不放話,他哪裏見得到尊貴的長公主殿下。

瑞賜也是存了心,她不讓柳如宣有和自己道歉的機會,又常常在柳如宣麵前出現,感受著柳如宣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總覺得格外痛快。

說起選麟,顧浮又多問了一句:“那年選麟的魁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