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嫂搖頭道:“現在天熱了,車裏人一多就更熱,這時候小姐在睡覺,就不要她們過來。”
“好吧!”喬九探頭往車裏看一眼,見王三秋已經脫下禮服,摘了頭飾,隻穿著一件單衣側臥著,好像是睡了。
知道她是累了,想到還有一天的路程要趕,喬九放下簾子,催促馬車跑得再快一些。
爭取早點到客棧,可以讓三秋出來涼快涼快,也能好好躺床上休息。
車隊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二天傍晚到了昌平府城。
雙林巷的喬府,此時已經是張燈結彩,賓客滿座。
管家一趟趟遣人在路上迎接,隨著打聽消息的人飛馬回報:“花轎已經進城門了!”
喬府上下頓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杜府尹坐在中堂上等著新人拜堂。
李慈迎在門口,做起知客,這可是結交府衙官員的大好機會。
花轎進門,王三秋已經重新妝扮上,蓋上紅綢,翠英在旁邊扶著下轎。
喬九說過,她什麼都不用管,隻需要隨著手上牽的紅綢走就行。
透過紅蓋頭的邊沿,王三秋能看見喬九腳下白底皂靴,他走自己就走,他停自己也停。
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
一步步緊隨著,從陌生的兩個人走成一家,以後再走到一墓。
也許從那年雨夜喬九用木架背起她那一刻,就放不下了!
外麵所有的喧鬧聲音王三秋都聽不見,她隻需要跟著身邊人走。
從擁擠的人群裏穿過,從一雙雙腳旁邊走過,王三秋眼裏隻有那雙始終在身邊的皂靴,也緊跟著一步步走著,毫不遲疑。
從中堂中出來,沿著熟悉的廊道往正院走去,那裏有布置好的新房。
新房外站立著許多婢女們,這些都是來赴宴官員的家眷帶來的,見新人過來,紛紛彎腰行禮。
對即將來臨的鬧新房,王三秋有些忐忑,她跟府城裏的太太夫人們不熟,以前也想過喬九到府衙當差了,自己需要帶些禮物上門拜訪,打點一下關係。
喬九卻不要她去,說無須後宅的女眷過問官場,她隻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
現在要鬧新房,會不會有人為難自己?
一邁進新房,王三秋就看見了幾道花團錦簇的裙邊嬉笑著圍攏過來。
按規矩坐到床邊,隻片刻就被人挑了蓋頭,喬九怕她氣悶,有些迫不及待了。
果然引來幾聲輕笑,一個清脆的女聲道:“新娘子長得一副好相貌,就是我看了都挪不開眼,難怪喬大人才來昌平府任職,就娶到娘子。”
“我們南域山水好,慣會出美人,孫夫人你就是出了名的美女啊!”
看來這個孫夫人地位不低,在新房裏就有人恭維她。
周圍有些亂,王三秋此時得裝羞,頭上身上各種飾品戴的也沉,不好抬頭看人,隻聽聲音。
喬九沒有跟這些女人說話,有人端了合衾酒過來。
這一套程序小姑姑跟何嫂子都說過幾次,王三秋是知道的。
無非就是小戶人家用的東西簡陋些寒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