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簇,一叢叢的迎春花“宣告”了春的到來,而冬的荒蕪隻能黯然地褪去。
有幾隻黃鶯爭前恐後地搶奪著一棵柳樹,而燕兒早已不慌不忙地開始搭窩築巢。
那沾衣欲濕的雨悄然來臨,但對杏花卻溫柔無比,生恐花落離枝斷人腸。
此時此刻,杭緗綺和方紫菡已到達何家村,她們先是祭奠了方紫菡的生母何春梨,而後就住了下來。
如今的何家村村長是新來的大學生村官李蔚然,他曾經是曾森雅的學生,雖然以他的綜合能力完全可以到“北上廣深”弄潮拚搏,那樣就能前程似錦,大有作為。
可是他卻主動要求來到何家村,說是甘願在艱苦的基層曆練,以期“玉汝於成”。
其實這樣也行,畢竟何家榮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大不如從前,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低的局限性,所以何家村不如放手交給年輕一代,而後才能“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春寒料峭,方紫菡不由裹緊了脖子上的圍巾,杭緗綺一把摟過了方紫菡的肩頭,頓時方紫菡被擁進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而那一股暖流也淌過了心田。
杭緗綺忽然微笑著說,“小菡,森雅她們希望能和你一起吃飯,你是否賞臉?”
方紫菡聽後並沒有拒絕,而是說那就過幾天吧。
一直以來,杭緗綺為了杭家都是“焚膏繼晷”,所以平日裏也沒有充裕的時間和方紫菡獨處,因此像現在這樣“無案牘之勞形”,方紫菡怎麼會不貪戀?
真的舍不得浪費一分一秒。
鳥鳴啁啾,和著春雨的沙沙,以及伴隨著柳枝的柔柔擺動,一片的祥和寧靜。
如果我們能在這裏地老天荒,該有多好。
方紫菡不敢亦是不願說出這個期望,因為也清楚杭緗綺肩上的重擔,所以方紫菡隻求如現在這般琴瑟在禦,兩情繾綣足矣。
雨突然“橫了起來”,這使得風不知所措,隻能跟隨著發狂,因此也顧不得憐憫嬌弱的杏花,於是杏花就隻能飄落在泥土裏,還有那些個可憐的鶯鶯燕燕無處藏躲,而在風雨中伶仃飄搖。
杭緗綺擔心方紫菡受涼,所以就勸說道,“小菡,雨下大了,要不我們回屋吧。”
“緗綺我沒事的,再待一會兒吧!”
方紫菡一如從前那樣喜歡在雨中,所以繼續觀看著春花的爛漫。
“小菡聽話,我們透過窗外觀賞也是可以的。”
如果換做別人,杭緗綺就不會如此地溫言細語。
“好,聽你的。”
方紫菡拉起了杭緗綺的手,於是兩人徑直往屋內走去。
這是最早杭緗綺開發何家村的項目時,而提出單獨蓋一個二層小樓,其主要的原因是不願每次來麻煩何家榮夫妻,二來也能讓自己掌握一個獨立的空間,否則如何安靜下來?又怎麼能蓄勢待發,揚帆起航?
當然平常這裏就交給何家榮夫妻來管理,實際上活也不多,頂多就是打掃一下屋內屋外的衛生,以及不時給花花草草修剪一下,或者就是施肥澆水捉蟲。
總而言之就是不要讓這裏荒草萋萋,保持整潔幹淨就行。
偶爾,曾森雅她們也會到這裏小住,也就是為了換換心情,然後重振旗鼓,江湖再戰。
年少時,杭緗綺見爺爺對茉莉“情有獨鍾”,因此杭緗綺還問爺爺為什麼?
爺爺隻是笑而不語,後來杭緗綺知道那是黃芩奶奶的最愛,所以爺爺才會“愛屋及烏”。
如今,杭緗綺也是在這樓前樓後種滿了丁香,桃花,那無非就是為了讓方紫菡賞心悅目,喜逐顏開。
愛一個人,不就是為了她傾盡所有?
不然,古代怎麼會有君王為博美人一笑,而不惜“烽火戲諸侯”。
中午的時候,堂嬸,也就是何家榮的老婆,希望杭緗綺和方紫菡到她家裏吃飯。
說實話,方紫菡是想親自為杭緗綺“洗手作羹湯”,但見堂嬸熱情備至,所以方紫菡也不好拒絕她。
因此,杭緗綺和方紫菡隻好往堂嬸的家裏走去。
也許是何家村名聲在外了,所以盡管是春寒未盡,但大老遠就能聽到院子裏的歡聲笑語。
待到杭緗綺和方紫菡走進去一看,原來是李蔚然的幾個外地同學在此聚會,不過他們全都沒有閑著,而是給堂嬸幫幫忙打打下手。
有的人來過“舊日年華”,所以認出方紫菡了,因此笑著上前去問自己今天有沒有口福?
杭緗綺害怕方紫菡受累,要知道算下來有十個人的!
可是方紫菡卻說要不隻做三道菜吧?否則堂嬸一個人怎麼辦?
既然方紫菡都這麼說了,杭緗綺也不再阻攔。
於是方紫菡係上了圍裙,開始在廚房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
本來李蔚然怕冷落杭緗綺,所以就打算和杭緗綺多聊幾句,但杭緗綺卻說讓他陪同學們即可。
李蔚然聽後倒也識趣,於是就沒有煩擾杭緗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