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靠近了月球背麵,一台巨大的太空船出現在眾人麵前。
以小行星為基礎,挖空內部,用便於量產的T型太陽爐(十幾個,循環利用)作為能源,搭載了超大型量子演算裝置“VEDA”和它的活體終端“準變革者”以及大型接收天線。
這艘宇宙船的頭部是特殊裝甲(一種高強度E碳鋼)製作的整流罩,周圍安置了一個圓環形軌道——那是“天人”號宇宙船的主炮的全向運作軌道,保證主炮發射模塊可以在幾乎全部的方向(除了對準自己)發射超壓縮GN粒子流。
這裏,也是私立武裝組織“天人”的數據運轉中樞和“天人”創始人-伊奧利亞·舒亨伯格冷凍睡眠的地方。
戰艦到達了天人號的身邊,劉淩駕駛著自己的機體,向著小行星般的艦船飛去。
“仔細一看這裏真的好大啊想要當成一個武裝完備、自給自足的太空基地也不是不可能呢。”劉淩感歎道。
“可是伊奧利亞卻能夠選擇將這塊巨大的小行星拖來改造成外宇宙探查船,不僅是大手筆,更是大魄力呢。”雪風也這麼認同道。
機體上搭載了大量的收發信裝置(其中自然也包括不同種類的雷達),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搜索以後,劉淩就成功地找到了一個進入艦船的入口。
雪風向接口釋放出了通訊波,意外地收到了回複。
由E碳鋼製作的雙層氣密閘門依次打開,劉淩駕駛著機體進入了其中。
富有天人風格的純白色格納庫出現在劉淩和雪風麵前。按下心中的驚歎,劉淩駕駛機體完成了集體停靠,隨後抬起了頭盔的麵甲,走下了機體。
隨著劉淩走到了橋架的盡頭,通往艦船內部的大門就仿佛有著自動感應一般的打開了。
劉淩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駕駛服,走上了前方的路。
一台自動代步機器飄到了劉淩麵前——不知道那是磁懸浮還是別的技術,反正看起來還是挺神奇的。
劉淩算是明白了,絕對是有什麼人示意想要見他了——就這個狀況來看,到底那個人是超大型量子演算裝置“VEDA”不知是否存在的智能,還是沉睡中的天才科學家伊奧利亞·舒亨伯格,那就不可知了。
在自動代步機器的帶領下,劉淩成功地來到了那個深藍色的房間——超大型量子演算裝置“VEDA”的所在。
可是,這裏似乎並不是劉淩此行的目的地,因為自動代步機器並沒有停下。
劉淩從這個房間門前經過,來到了另一個房間。
這個房間和外麵整個艦船主體部分的暖色調,略略有一絲奢華的風格相似,但是連接著大象量子演算裝置而在牆上展現出的,有著星星點點藍色光點的扁平球殼和黃金色花紋,以及特意鋪上的紅色地毯,將這個高大寬敞的房間展現的更加華麗迷人了。
這裏是在艦船上操作VEDA的主控台,也是老科學家伊奧利亞·舒亨伯格沉睡的地方。
劉淩見過這裏,自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驚訝,直到一個意外的出現。
那個大屏幕的跟前,一個高強度透明材料製成的生體冷凍維生裝置——也就是通過冷凍技術使人類沉睡到無數年後的技術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