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劉淩在場,絕對會被這台MA的體型給震驚到。
高達GP03和劍蘭,在長度上達到了一百四十米左右。哪怕是劍蘭,為了提升彈藥搭載量使得背部的武器庫組件體量變為了GP03的兩倍,因此加長了推進部分的長度,用以安置更大推力的推進器,以及對應的太陽爐,總長也依然在一百七十米以下,大約半條母艦的長度。
可是這台加迪拉薩,顯然並不是這樣的。
高86米,全長302米,動力由搭載在推進部的兩個和戰艦同級的直列式GN太陽爐提供,實質上相當於安置了六台太陽爐的這個龐然大物,哪怕是在MS的麵前,也依然有如巨龍一般龐大而強大。
機體搭載了超過一百五十枚GN導彈,四處由機械手臂控製的GN光束槍,以及一門戰艦級威力的GN破壞炮,在MA的水準之中也算不錯。
但是,這台機體真正恐怖的地方,在於剩下的一個武裝。
十四枚大型GN獠牙,每一枚都搭載了一門GN太陽爐。
也許乍一聽,你會覺得這樣的感應兵器數量似乎並不算多,宇宙世紀有不少機體的浮遊炮搭載量在此之上——但是,借助於腦量子波同調係統的效果,它們都可以和變革者駕駛員進行雙向的反應。也就是說,不同於大部分情況下隻是“鎖定目標,讓浮遊炮自行攻擊”這樣取巧來降低控製所需要的精神力負荷的方式,這些浮遊兵器每一枚都可以被精確的布置位置、方向、攻擊方式等,與真正的一台MS上的光束步槍沒有區別。
更為驚人的是,這十四門大型GN獠牙,每一台都有一台MS的大小,因此在GN粒子放出攻擊上,有著光束刃切割和光束射擊兩種用法。而其內部空餘的大量空間,則用來存放小型的GN獠牙——每機十台,除了沒有太陽爐和射擊功能以外,和大型獠牙在運用上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能夠完全由駕駛員控製的GN獠牙總數,達到了驚人的154枚。這恐怕在劉淩的印象裏也是搭載浮遊武器數量最大的機體了。
加上預備突發情況準備的備用太陽爐,這台MA的太陽爐搭載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1台!
但就算如此,本機的續航時長依然並不理想,需要最新型的尼羅級巡洋艦將它送到作戰區域之後再加入戰鬥。
全息顯示的技術,在這個世界似乎已經可以說得上是成熟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幾何平麵表示著作為關鍵單元的信息,隨著它們在從待機變為啟動的顏色之後,迪卡盧多就像是飛機出擊前的例行檢查一樣,口中低聲念誦著話語。
“……腦量子波控製係統,沒有問題。”
懸空的光幕悉數關閉,進入了出擊狀態。
迪卡盧多的雙眼,展現出了變革者能力開啟時的光輝,就算在標準服的頭盔的麵罩之後,也依然顯得奪目。
“加迪拉薩,迪卡盧多·夏曼,出擊。”
固定機體的鎖具鬆開的同時,GN推進器上釋放粒子的環狀部分噴射出像是馬赫環一樣明亮的粒子的光環,隨後機體很快就達到高速,離開了自己的位置。
雖然開始移動比MS隊伍慢上不少,但是行動的速度卻是遠遠淩駕於了MS之上。
在這支攻擊隊伍到達之前,依然堅持著對著歐羅巴進行軌道改變作業的,就隻有先前派去的三艘貝加爾級。
沒有得到任務勝利完成的結果,他們不會輕易地停下來——雖然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誤導致的,但這是他們的意誌。
依舊看起來鋪天蓋地的數量,整整齊齊的排成了一張網,向著那殘骸推進。
“粒子導彈第三波,全彈命中!”
軌道推算的窗口在數秒之後展現在了所有人麵前。
代表著預測軌道的細線,依舊絕望的指向地球。
“不行!依然沒有偏離落下地球的軌道!”信息管製員的聲音顯得十分的焦急,還有些絕望,可以說能聽出一些哭腔了。
所謂的“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濟於事”,恐怕就是現在這支艦隊所經曆著的絕望狀況吧。
就仿佛是被什麼無形的力量控製著,雖然這殘骸看起來有了許多的傷痕,但是整體卻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破損和崩壞,而且始終堅定不移的向著地球運動。
“MS隊呢?”艦長憤恨的握拳敲在了自己的扶手上,同時發出了問話。
“已經追上去了,但是……”
裝備著長程推進用的續航裝置,這才追上了像是被引力抓住了一樣快速地前進著的歐羅巴的殘骸。
GN-X使用著長型光束步槍有規律的全力射擊,但是這樣程度的光束似乎並不能對這個殘骸造成什麼有效的傷害。
雖然這個型號的長型光束步槍已經為了提高威力和射程進行了額外的改裝,但是威力依然不足。要說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