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取到能夠領先於聯邦軍的先鋒艦隊到達火星宙域的時間,鳳凰座和托勒密采用了一些非正常的手段。
大體上就是采取了和MS相同的原理的係統,在名義上也算是Trans-Am了。
但是和軍方隻使用太陽爐驅動的尼羅級巡洋艦顯然不同——尤其是托勒密,由於艦船本身使用的是粒子存儲裝置而不是太陽爐作為粒子和動力源,本質上和原先的機體的Trans-Am係統又稍微有所區別。
不過,沒有改變的是,將推進器和粒子放出機關的性能發揮到極限的速度。
雖然不是繞過底層的安全協議而有著機體破壞的風險的程度,但是這樣的速度依然表現在凰的預想之上。
鳳凰座方麵,由於太陽爐為基礎的GN粒子推進機構和以重力子反應爐陣列為基礎的離子推進器和重力子推進器共計三套動力係統的緣故,Trans-Am機能的發動反倒沒有起到那種匪夷所思的效果——不過相對的,由於三套動力機關全部被發動起來,艦船本身也表現出了規格外的速度。
作為其結果的,大小足有托勒密近兩倍的鳳凰座在和托勒密以類似於拖曳繩的裝置聯結的情況下,斷斷續續的使用Trans-Am係統航行,僅僅花了十一天左右的時間便到達了火星宙域,比起聯邦軍方麵的十六天,提早了不少。
與之相對的,從小行星帶出來的伊安方麵,由於距離更近,反而在沒有Trans-Am這樣的加速功能下,依然可以很早的到達火星宙域。
此時的火星宙域,靜悄悄,空無一人。
雖然擁有火星宙域這樣的名字,但是實際上人類的航船雖然可以到達這裏,卻難以形成駐紮的隊伍。
一方麵是艦船本身並沒有長期駐紮水平的自給自足能力,另一方麵依靠著作為後勤保障的軌道空間站或者星球表麵的基地,也完全無法建造起來。
地球軌道上的艦隊,都是依靠著三具軌道電梯上高低軌道共計六個軌道空間站作為後勤基地,從而維持著長期在宇宙中的活動的。而月球背麵的天人號周邊的艦隊,則是依靠天人號自身的生產機能和對於月麵進行資源采集從而實現的一定時間上的維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世界的人們踏上宇宙的方式,著實是取巧了。並非以火箭形成的衛星或者其他航天器作為載體,而是使用臍帶般的軌道電梯直接到達衛星軌道的高度,建立軌道空間站。
雖然從工程上來說,這一結構的技術絕不比航空航天的相關技術簡單,但是就人類走上宇宙的方式而言,無疑是討了巧了。
利用這樣的方式,隻要是在有人類形成一定規模的居住地星球上,都可以很快捷的得到補給,對於目前隻在地球圈範圍裏進行活動的人類而言,這樣可以說是很合適的手段了。
但是與之相對的,這樣的結構會使得向外擴張的難度提升,同時也難以研發出能夠進行遠距離航行的船隻,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致命的缺點了。
聯邦艦隊也因此在火星圈沒有駐紮的艦隊——或者說對於火星宙域僅僅限於科考和天文觀測而已,幾乎沒有來到這裏的艦船。
因此,這一次先鋒艦隊的所有艦船,其實都是從地球圈趕往火星宙域的,就算是最近的艦船,計算上也需要大約十四天的時間才能夠到達這片宙域。
激光傳感器很快就獲得了信號。
“終於來了嗎。”凰有些激動,這樣的感情就算是從看起來低沉的語音之中也可以輕易地聽出來。
刹那站在艦橋的後方,目光顯得非常的堅定。
——終於要來了,改進之後的高達……
保持著光學層麵的隱身,使用著天人內部使用的係統和運輸船進行了互相的定位之後,運輸船向著托勒密開始對接。
艦船尾部的四枚三角形尾翼向後方轉動,從而將原本四角的空間收縮,在激光傳感器回路的引導下,作為輔艦,也是艦船可分離單元的運輸船就像是套子一般的從後方套在了托勒密尾部的外麵,隨後被機械裝置固定和對接。最後作為尾翼的裝置再轉動複位。
在艦船氣壓平衡的第一時間,伊安和琳達就打開了艙門飛了出來。
在這路上,幾乎是立刻就遇到了可以說是趕著來的刹那。
“那個完成了嗎?”刹那的語氣顯得很急迫。
“啊,是的。”伊安嚴肅的點了點頭,“就是為了將它送來,我們才會來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