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藤站在門口一動不動,注視著屋裏老頭的一舉一動,見此狀況,招招手,兩個孩子過去了。
他們一言不發,穿過石屋,進入走廊也不說話,隻是扭頭看了看走廊兩側的動物,看了看穹頂上麵已經黯淡無光的珠寶。然後走出走廊的大門,進到山洞。
這次,是桑葚兒揮動拂塵,移動巨石,三個人才走出來的。
回到了袁家的院子,三個人透了一口氣,坐在吃飯的方桌跟前,桑葚兒首先問:“先生,您知道他是誰了?是吧?”
楊先生說:“想必你也知道了。”
隻有小子莫名其妙地望望左邊,又望望右邊,見兩個人同時蘸著茶水,在桌子上寫了一個“徐”字。
“徐什麼?徐誰呀?”
那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徐福,即徐巿。”
小子還是莫名其妙,其實,他剛剛從河裏撈上竹簡,送到桑家,那師生二人所看到的第一捆竹簡,就記載是徐福出海的事。不過他那個時候隻看到一片竹簡上有他不認識的字,就是“瀛洲”的“瀛”字,所以沒在意他們說什麼。現在,桑葚兒告訴他,就是秦始皇派他到海外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的人。
他終於恍然大悟:“那就是說,他找到長生不老之藥了,自己把它吃了,才能夠活一千年。秦始皇生氣,於是就把他關起來了。”
桑葚兒搖頭:“怕是沒這麼簡單,如果這樣的話,幹脆把他殺了省事兒多了,何必給他建造那麼華麗的封閉之密室呢?”
“是的。桑葚兒聰明啊。”楊先生告訴他們,任何人獻給皇上食品或者藥物的時候,起碼都需要帶兩份。讓皇上挑選一份,貢獻之人當場服下。問他們,這是什麼原因呢?
小子馬上就說:“我知道了,就讓他自己吃下去,看看是不是有毒。”
“對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他帶回來的長生不老藥最起碼有兩顆,一顆徐福吃下去了。另外一顆,到底有沒有人吃,吃的人是誰?現在還在不在?如果沒有人吃,放在哪裏?這都是一個謎。”
“會不會這個謎牽涉到四方鎮地陷的事情呢?”
楊青藤說不知道,要看一看再說。
三個人早早吃了中飯,除了東山觀有人,隔得太遠,也以為他們走了,不會注意的,兩個孩子使出法力前行。楊先生還是怕老虎,讓桑葚兒一個人先走,坐在小子鍋蓋上,很快就來到地坑邊上。
雖然正是中午時分,萬裏無雲,太陽垂直照下去,但地坑下麵全被雲霧擋住了,更顯得神秘莫測。
小子自告奮勇,說要砍藤子吊下去再看一看。桑葚兒首先否決了,說已經有過一次失敗,不能再冒險。楊先生也說太危險了,還是用鍋蓋去探一下信息吧。
“對了,這是我們與下麵溝通聯係的唯一辦法。”
桑葚兒讓袁小子取出鍋蓋,放大之後,拿出炭筆,在鍋蓋上寫了這幾個字“爺爺:您好友楊先生來也。”
小子暗自命令鍋蓋往下飛。那東西也飛起來了,往地坑裏飛了不過兩三丈,然後就始終盤旋。無論小子怎麼下命令,念咒語都不管用,鍋蓋漂浮了一陣,最後又回來了。
兩個孩子大驚失色,怎麼回事?難道下麵又有什麼變化了嗎?
想了一會兒,桑葚兒說:“可能上一次它受了驚嚇,爺爺的一首詩隻寫了兩行半,然後鍋蓋就飛回來了。”
小子氣得直跺腳:“一定是鎮長那個壞家夥,可能他看見鍋蓋了,派人搶奪,否則不會這樣的。”
既然沒辦法聯係,暫時放棄吧。
楊先生讓他們兩個站著別動,他繞著地坑的邊緣走了一周,陷下去的地方麵積不小,可是隨便走到哪一邊望下去,除了雲霧,看不見任何東西,四壁如刀削斧砍一般,沒有任何可以攀援上下的東西,他沉重地喘了一口氣,就讓小子把那天發生的情景演示給他看一下。
小子帶著他們來到老榆樹下,突然大叫一聲,說不好,怎麼這棵老榆樹也枯萎了呢?
桑葚兒來過這裏,附近一個深坑還在,也就是找到小子鍋蓋的地方,還讓鍋蓋飛起來,砍掉它一根粗大的枝椏,斷口還在,這還是夏天,正是枝繁葉茂的時候,怎麼枯葉飄飄,沒有一片綠葉了呢?
兩個人也抱不過來的大榆樹,什麼時候居然枯死了,難道又有什麼不好的預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