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遁地大法(1 / 2)

花木知道妻子和女兒正在受難,也一門心思想回來,聽說免除他違反道規的罪過,還讓他全家團聚,可以住在秋玄穀裏過好日子,他隻要每天煉火龍丹,還擔任穀主,隻要煉出一千顆火龍丹,全家就可以獲得自由。

這樣的條件是相當優惠,花木心動了,打算回來,卻又不願意承認偷書的罪名。不僅堅決否認,更不願意這書流落在外麵。

第二年,在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派出去的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也灰溜溜地回來了,他們不像徐福那樣悶聲不響,卻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麵的錯誤行為,還打算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

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四百六十四人並全部活埋。

焚書在第一年,坑儒在第二年,徐福都是真正的曆史見證人。他是大夫,卻不能再給村民看病了;他是道士,卻又隻能囚禁在東山觀裏。更讓他擔驚受怕的是,皇帝還是逼著他出海去找長生不老的藥。

那種藥能找到嗎?他沒有把握,可是不出去又不行,看到那麼多儒生被活活埋葬的遭遇,他下定決心,出去就再也不回來了,哪怕在蠻荒之地了此殘生,也比在秦始皇的暴政下生活好。

從他第一次在海上觀察看到,海上有許多可以居住的島嶼,隻是缺少人煙,缺少耕作技術。於是對秦始皇說,路上遇到大魚,無法戰勝,以後要出去,需要帶大批的弓弩手,殺死大魚才能夠抵達仙山。

秦始皇並沒有抵消要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打算,命令徐福加緊準備,繼續出海。

他就給皇帝稟報:根據他的了解,長生不老藥是有的,隻是人家不要金銀財寶,要吃的穿的,要農耕技術,要童男童女,要種子蠶桑……經過兩三年的準備,徐福又一次出海去了。

第二次出海,他把這本書帶著,一本書抵一萬本書,依靠這上麵的知識,傳授農耕技術,傳授工匠技術,建立了自己的天下。不是為了拯救琅琊地區的民眾,他也不會送長生不老藥回來。除了藥,還帶了這本書回來。可是,在押送去密室的路上,被裏外搜身,這本書也被收去了。

把書奪過去的人就是高功,他為了給自己治病強身,這才給花木看,花木又趁機帶出去了。當年運城鬧瘟疫,花木正好在那一帶治病。

一天在外麵雲遊,看見桑大夫在兒子媳婦墳墓前哭訴燒書,就使法術滅了他的火。告訴他,不是讀書無用,是他看的書太少了,沒看到好書,沒看到經典的書,送他一本無字天書,隻要想得到書名和內容的,馬上就可以顯示出來。

桑大夫帶著孫女兒正在傷心,本來就想逃難,不想接受這本無字的書,孫女兒卻緊緊抱在懷裏。花木告訴他,隻要帶到四環山內,自然就會顯出字來。就這樣,桑大夫幫他把書帶了過來。以後他自己回來了,空著兩隻手,連高功也不懷疑把書帶出去了。

花木雖然沒有說破,但也經常到四方鎮去,與桑大夫切磋醫藥,知道那本無字天書放在他那裏十分放心,暫時也沒有需要的地方,這書就權當寄存在他們那裏了。

沒想到四方鎮下陷,還以為書在地下呢,誰知道被這小丫頭帶出來了,原來沒有埋藏在地下,這算一件幸運的事,問起書的來曆,這才給桑葚兒講了起來。

桑葚兒也把在虞姬那裏聽到的告訴他,花木也才明白了:高功活了千年已經不容易,原來當初徐福留下來的給皇帝吃的,應該是一顆完整的藥。就因為趙高說,擔心藥丸有假,把兩顆藥丸分成四份,讓徐福各吃兩粒半顆,這樣,能夠確保每顆都萬無一失。

“這是因為,趙高想要吃這藥。”花木斬釘截鐵地說,“可是沒想到死那麼快,所以就落到後人的手裏了。”

“這後人是誰呢?”桑葚兒想起李龍,“一定是趙高身邊最親近的人,也就是關押徐福、指揮殺徐福徒弟的人,還被他砍掉了半隻耳朵。”

“高功也隻有半隻耳朵呀!”花木驚訝地說,“就是他活千年了嗎?”

“是的!”桑葚兒肯定地點頭,把從虞姬那個地方得到的消息再告訴他,“本來,他保存著聖旨、玉璽,還有那兩個半顆藥丸,想等到四十年後釋放徐福出來,驗證長生不老藥的真偽。沒等到那一天,被虞姬搶去了半顆,吃了以後,逃到冬宮,一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