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將寶劍送給了他的開國大將軍匡洪,可是到胡亥登基的時候,被趙高陷害,又是這一把寶劍斬了功臣。最後,在閻樂逼迫下,秦二世舉著這把劍,抹了脖子……經曆過這麼多血的洗禮,它有了靈性,自然能夠分辨出正邪中奸。最後桑葚兒總結道:所以,屈原的《天問》詩句一出來,它覺悟了,不再為奸人利用,就收斂起來,棄暗投明了。
“屈原是什麼人?”袁小子和花媚媚都不知道。
這兩個孩子,書讀得太少了,生瓜蛋給他們解釋。說,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是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曾任楚國要職左徒、三閭大夫等高官。他熱愛自己的祖國,主張改革朝弊,明法治國。遭到奸臣的陷害,被楚襄王放逐,在汨羅江畔投江自殺,現在端午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他呀。
“屈原充滿了正義,可以說有先見之明。”桑葚兒說。
其他三個人就問她為什麼這樣說?
“伏匿穴處,爰何雲? ”桑葚兒問,“話的意思就是說:‘你個老東西,還是趴下去,躲到你的洞穴之中吧,還在這裏囉嗦什麼呢?’所以說,閻樂就摔下去了,十之八九,藏到他的地洞中去了……”
花媚媚撫掌大笑:“哎呀,你真是個精靈古怪的小丫頭,我父親就是這麼說的,你怎麼猜得這麼準呢?”
“這就是讀書的好處,”桑葚兒洋洋自得地說,“你問問袁小子,他能不能猜出來?”
“可以說,這把寶劍,是天地間最有正義感的詩人召喚回來的,可是……”生瓜蛋不願意朋友受囧,又害怕寶劍上沾染了這麼些帝王將相的鮮血,讓他有些敬畏,他抽出寶劍,凝視著,仿佛滴著鮮血似的,手也發抖了。
桑葚兒看出他的膽怯,伸出手去:“既然你害怕,就把寶劍給我用吧。”
“怎麼能給你呢?這是上天賜給我的。”生瓜蛋挺起腰杆,放好寶劍。
“你那本無字天書,能不能也給我用啊?”
對花媚媚的討要,桑葚兒堅決拒絕,說她父親把這本書送給了她爺爺,爺爺又留給了自己,在秋玄穀煉火龍丹的屋子裏,要把這本書還給他的,花穀主也不收,依然要給自己用,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送人的書怎麼能要呢?
看見兩個女孩子都被對方碰了一鼻子灰,生瓜蛋好心好意地給他們解嘲,就說,寶劍到自己的手裏,其實靠最後兩句詩,那兩句詩是誰寫的?大家知道不知道?其餘三人都不知道是什麼詩。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生瓜蛋問,“你們知道是誰寫的嗎?”
見大家搖頭,生瓜蛋得意洋洋地說:“告訴你們吧,是唐朝應物寫的《龍潭》中的詩句。”
“我們又不在上麵,也沒聽到你背這兩句詩,怎麼可能知道作者呢?”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生瓜蛋又背了一次,然後說,“你們說這個地方很平常吧,也看到過的吧,現在看看,看見山水有什麼變化嗎?”
其餘兩人都說看不出來,因為以前的形狀記不得了。
隻有桑葚兒說,西山不高,但是沒這麼多山峰啊,門前的河水,生瓜蛋變成了荷花河流,以後還有什麼改變?
“當然變了哦,西山有九座山峰了,這就是山的變化,因為我在這裏收雷電的。而我們麵前也不再是一條小溪,變成了荷花潭。”
袁小子就說,河水、池水、潭水不都是水嗎?有什麼區別呢?
花媚媚搶著說:潭水深,河水淺,潭水是封閉的,河水是流動的。
“未必如此。”桑葚兒也想賣弄一下學問,存心和她抬杠,“我們住過的水簾洞,那底下是潭水,也不是很深,也不是封閉的,不也流動嗎?”
“對對對,”袁小子跟著幫腔,“隻是,它流啊流啊,流到小橋那邊,就變了樣了,就變成了一潭死水,就像人一樣,有的從好人變成壞人,有的從壞人變成了好人。”
其他幾個人就說他扯遠了,打的比方不對。有的說,我們四個人本來就是好人,不會變成壞人的;有的說,我們好是生下來就好,隻是有的人,一會兒好一會兒歹。還有的人說,有的人對自己好,有的人對別人不好……
生瓜蛋處處維護花媚媚 ,聽他們言語之間有所指向,擔心得罪了花媚媚,又把話扯開,問他們在地下發生些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