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被桑葚兒拉起來,聽到這個地方,突然又跪下去了,反而對桑葚兒說:“不對不對,他也沒那麼大本事,現在他就不知道掉到哪裏去了,要有本事,早就上來了……”
“你這不知好歹的東西,”桑葚兒伸出食指,對著他腦袋點點,“我說生薑,你說不辣,我拉你起來,你偏要跪下。不是他沒本事,是天命不可違。師傅是靠不住的,你能靠你師傅嗎?他現在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能幫你什麼忙?我們想借用他的七寶令旗,他都不借,還讓你罰跪,有這道理嗎?”
聽到這兩個孩子吵架,何必子本來有些惱火,可是女孩子說得未嚐不對,我是泥菩薩,連自身也保不住,連自己徒弟也幫不了,我這師傅白當了,肯定沒有徐福的本事那麼大,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兒的,看來是真的了。
何必子讓小子起來,很坦誠地說,自己不如徐福,如果要能找到他,他一定是天下第一高手,孩子們沒有錯,是當師傅的錯了。
“錯怪袁小子,那還是小錯。”
“何為大錯?”
“貪生怕死,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顧自己,不管他人……”
開始聽桑葚兒和師傅吵架,小子還覺得有趣,反正不是她的師傅,她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然而這話也太重了點吧?跟著就為師傅打抱不平了:“我們都是好朋友,像是兄妹一般,我的師傅就是你的師傅,怎麼能這樣沒禮貌?”
桑葚兒正說得痛快,小子把她的話打斷了,心想,你師傅都沒話可說,你來橫插一杠子幹什麼?轉身又衝著小子大發雷霆:“我怎麼沒禮貌了?我隻是以事實為根據指出他的缺點,有利他的修行,完善他的道德,提高他的威望,這是對他最大的尊重,最大的保護,最大的……”
這丫頭,無理也要狡三分,何況她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小子就說了:“你怎麼能說我師父貪生怕死呢?他不是挺身而出,保護花穀主的嗎?”
“那叫挺身而出嗎?”桑葚兒鄙夷地扁扁嘴,“不過是拉著師兄躲禍事,當縮頭……”
“烏龜”兩個字是罵人的話呀,桑葚兒沒有說出口,趕緊吞下去了。小子不覺,何必子可是知道那是對自己的人生攻擊,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要是一般人早發脾氣了,將兩個孩子趕出去就是。可他是有修養的人,知道對方說得也有幾分道理。何況,這丫頭是真厲害,不僅在冬宮救了自己,在道觀中毒的事件中又出了大力。大人不計小人過,誰讓自己缺乏點剛性呢?他有自知之明啊。
小子還有幾分愚忠,繼續袒護師傅:“為了掩護他師兄,連自己的綠廬都被燒了,也算是那個什麼……舍己救人了吧。”
桑葚兒笑了,這小子總算又學會一個詞叫舍己救人了,但用得不當,還是要給他指出來:“舍是舍棄,自己不要的意思。你師傅雖然為了師兄,讓花木去他的綠廬避難,那不是舍棄,隻是一種保護,有點同甘共苦的意思,萬萬沒想到因此多年修煉成的庇護所保不住, 並不是心甘情願舍棄。舍不得孩子打不倒狼,綠廬就是他的孩子,既然舍棄了,不打狼不是白舍棄了嗎?那是一點血性也沒有啊……”
袁小子又聽不下去了,和桑葚兒吵起來。何必子心中波濤洶湧,第一次有人這樣直麵責怪他、批評他,甚至可以說是罵他,可真是膽大妄為呀。可是童言無忌,說得都在理上。看了無字天書,知道姑娘的身世,才明白她的來曆與修為,是既讀了不少書,又在生活中闖蕩過的孩子,有能力有見識有學問。
她說得對呀,一味地退讓是沒有前途的,想躲進自己綠廬就像蝸牛躲進自己殼裏一樣,殼子壞了,就將無法生存。現在,已經到了無處退讓、無處逃遁的時候,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自己的命運與他們的命運綁在一起了,不應該隻顧自己修行,不顧天下蒼生,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孩子們給他上了很好的一課,他要振作起來,和大家一起,為地方出一份力。
“好了好了,你們也不要爭吵了,我聽你們的。”
師傅這麼一說,讓小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師傅怎麼能聽徒弟的呢?
何必子引用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