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對於明朝來,又是流年不利的一年。
新年剛過,壞消息一件接著一件的傳來,先是河南奏報,洛陽失陷,福王為闖賊所戮,緊接關外又傳來消息,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帶著城中蒙古人降清,錦州外城失陷,祖大壽隻能退保內城。
這令本就困頓的明朝,在關內和關外同時陷入巨大的困境,令崇禎皇帝心力交瘁。
這時,在禦書房內,崇禎皇帝正批閱著奏疏,一連幾本,都是彈劾丁啟睿、高名衡勾結賊寇,禍害士紳百姓的折子。
崇禎性子急,多疑又沒耐心,見丁啟睿總督一年多,闖賊不僅沒有被撲滅,反而越來越厲害,攻陷洛陽,逼近開封,局勢更加惡化,便逐漸失去耐心。
“這個丁啟睿,之前兵敗,朕給了他一次機會,讓他繼續總督。可現在他都做了些什麼?以寇製寇,結果卻是,養寇自重,真當朕不敢殺他!”局勢進一步惡化,崇禎已經失去了耐心。
兵部尚書陳新甲,低著頭,知道皇帝又想殺人了。
可是如今,大明朝朝廷,能幹事的,真沒什麼人可以殺了。
作為兵部尚書,陳新甲了解眼下的時局,現在並不是殺丁啟睿的時候。
眼下,洪承疇率領十三萬精兵,齊聚關外,糧餉耗費巨萬,兵部已經沒錢糧了,戶部又扯皮不給軍費,要是臨陣換帥,河南局勢崩潰,那麼朝廷便要關內關外同時完蛋。
這時侯恂憤慨道:“陛下,之前丁啟睿戰敗,陛下欲將他換掉,臣是讚成的,隻是當時苦於沒有適合之人舉薦,才讚成陛下對其網開一麵,讓其戴罪立功,誰知其卻不思聖恩,不為陛下分憂,反而迷惑陛下,臣真是看錯丁啟睿了!”
陳新甲不禁有些懊惱地瞥了一旁的侯恂一眼,這次言官群起倒丁,就是侯恂等人再操縱。
丁啟睿做總督,沒有維護東南士紳,還有侯家在河南的利益,所以東南那幫人,想要複起父喪歸家守孝的浙江籍東林黨人汪喬年,來取代丁啟睿總督河南,與陝西總督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一起夾擊闖賊。
現在朝廷賦稅之地,還有戶部,都在東林黨人手裏,陳新甲還需要向侯恂要錢,所以也不好多什麼。
畢竟,關外十多萬將士,還有關內幾十萬剿匪大軍,還指望戶部撥款。
崇禎皇帝問道:“難道侯卿有舉薦之人?”
從崇禎登基開始,明朝就陷入內憂外患,人才消耗得非常快,特別是知兵的大臣,幾乎已經死完了。
這其中一半是被清軍所殺,一半則是被崇禎直接或間接的弄死,放眼大明朝,如今還能督軍打仗的大臣,已經屈指可數,湊不出一個巴掌了。
此時除了關外領兵的洪承疇,還有被關在牢房裏的孫傳庭,放眼朝廷,全是一群矮子。
侯恂微笑道:“臣確實有一人舉薦,便是前工部郎中,陝西按察使汪喬年。他曾擔任登萊兵備道,頗知兵事,可以勝任,定能剿滅闖賊!”
開封、商丘事關侯家利益,也是東南的屏障,不容有失。
雖然現在河南局勢惡劣,擔任總督十分危險,但是為了保護東南利益,必須要派個自己人,以便保護他們的利益。
汪喬年原本隻是個按察使,跳幾級擔任總督,萬一出事,還有組織擔著,侯恂去信後,他也願意一搏,雙方便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