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沙皇的算盤(1 / 2)

雷科夫在與高歡會談後,便騎上快馬,回到了莫斯科。

這時,在沙皇宮殿內,阿列謝克一世接見了匆匆回國的雷科夫大公。

“陛下,乾朝有和談意向!”雷科夫迫不及待,向沙皇稟報這個好消息。

阿列謝克聞言,不禁站起身來,“這是真的嗎?乾朝皇帝願意接受朕的和談條件?”

在撤軍回國後,阿列謝克得到了更多關於印度戰爭的消息,中華聯盟的強大讓他感到有些恐懼。

這段時間他一邊備戰,一邊積極與波蘭和瑞典聯係,並派遣使者前往巴黎,表示希望能夠加入協約國集團。

沙俄在擺脫金帳汗國的控製後,迅速在東歐大平原上崛起,而他的崛起便免不了與傳統的東歐大國波蘭發生衝突。

百年間兩國為了土地和人口,交戰數回,波蘭人甚至一度攻占莫斯科,進行了一番燒殺擄掠,兩國可以說是世仇。

在前不久,沙俄與波蘭還因為烏克蘭的問題,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那次戰役之中,沙俄支持的烏克蘭起義軍,擊敗了波蘭的軍隊,沙俄也從中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現在沙俄麵臨東麵乾朝人的威脅,沙俄政府有求於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那麼沙俄肯定需要歸還占據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土地,讓出大量的既得利益。

讓沙俄吐槽到手的利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阿列謝克與兩國談了許多,都因為這點而談不攏。

同波蘭的情況是這樣,同瑞典的情況也基本相同。

在瑞典大帝古斯塔夫,開始了歐洲軍事的近代化改革後,瑞典就成了北歐霸主,雄霸波羅的海沿岸,而沙俄為了向西取得出海口,也與瑞典爆發過多次戰爭。

阿列謝克向波蘭和瑞典陳述乾朝的威脅,可這兩個短視的國家,卻向他提出了過分的條件。

其實波蘭和瑞典也得知了乾朝擊敗協約國,占據印度的消息,認識到了乾朝的威脅,乾人真的像蒙古人一樣西征,他們肯定會出兵幫助沙俄。

隻不過,現在乾人不是還沒來麼?他們便希望借此,從俄國獲得利益。

這其實也是他們之間的博弈,最終尋找的一個他們都能夠接受的條件。

他們要達成一致,中間難免談判和扯皮,而這便需要時間。

高歡同意議和,就是讓沙皇抱有僥幸心理,覺得乾朝不會西征,沙俄也就不會對波蘭和瑞典做出巨大讓步,而兩國得不到滿意的條件,自然也就不會與沙俄達成什麼協防的條約。

屆時,高歡兵臨城下,沙俄再去與他們談判,一切便都遲了。

這時,阿列謝克的反應果然如高歡預料的一樣,聽說乾朝有議和的意思,心裏立刻高興起來。

雷科夫道:“回稟陛下,乾朝皇帝確實希望議和,不過他們不接受陛下的條件!”

阿列謝克聞語,並不意外,他頗為高興道:“這在情理之中,隻要乾朝皇帝有和談的意願,對於帝國而言,便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