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塵裏混跡久了,明白得多了,又發現這些功名利祿的,雖然離不開,卻也多煩惱。就又想起了修道。”
“可是修了幾年,始終進展緩慢,我就想找找我的恩師。可能是緣分吧,也可能恩師一直在等我去找他。我真找到他了。不過恩師那時已經要仙去了。”
唐思琦眼光飄在了雲端,他似乎不是在對淩雲說,而是在對自己說。
“他仙去前和我說,從古至今傳說中的修道可能真的存在。他偶然找到了殘本,自己修煉,也傳給了幾個人。可惜的是,隻有我一個人有所成就,回來找他了。”
“恩師雖然對我這樣說,後來我才明白,他是為了堅定我修道的信心。其實他自己,一直到仙去前,都不能知道自己走的路對不對吧……”
“恩師逝去後,我遊曆了三省十七市縣,尋到的同道中人不過寥寥幾人,而且大多都和我一樣,隻是在尋道路上空自蹉跎。”
“回來後我還是修道,雖然我就算是修到像恩師一樣,好像也沒什麼用處。不過,若不是修道,我在生活中浮浮沉沉,早就變了另一個樣子吧。”
唐思琦的話告一段落了,沉默了下來。
淩雲突然想起了自己在玄靈大陸洞府中閉關修煉的時光。
幾次從洞府出來,數十年的歲月已匆匆而過。悠悠白雲,已變蒼狗。
唐思琦轉身對淩雲抱拳躬身一禮,看起來有幾分滑稽。
一個蒼老的老人,對一個少年深深躬身行禮。
淩雲急忙扶住他。
唐思琦聲音還是很平靜。
“多謝小友為我指路。修道自然不是鏡花水月,還有小友這樣的神仙人物在。”
“恩師當年引我入門,恐怕也是因為我年幼多病,會一心修道。沒想到我被世俗羈絆,加之道心不誠,讓恩師失望了。”
“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
“就算我一生入道無望,如杜鵑春闌。卻知拋開紅塵,陵陽釣魚,方是本心。”
“多謝小友指點之恩,請小友受我一拜。”
淩雲鬆開手,坦然受了唐老這一禮。
李周陽功法比唐思琦好,修煉比唐思琦深,財富地位、修煉環境更是遠超。
同樣的詩,同樣的境遇,兩人卻有了不同的解讀。
心若有道,機緣之下,求道自然可以見道。
心若無道,機緣之下,求道自然隻覺無道。
淩雲待唐老禮畢,上前扶住了唐老的胳膊,臉色還是如常的冰冷,話裏卻有了提示。
“留神。”
唐思琦心中一震,立刻收斂全部心神,隻覺淩雲手中傳來一道浩浩湯湯的靈氣!
不,這應該不是靈氣,比靈氣凝練千倍萬倍!
這,就是真氣嗎?
這道真氣緩緩在自身遊走,開始遊走的路線正是自身修煉的功法。可是在幾處位置,靈氣卻不按功法修煉,而是另辟蹊徑。開始如登險峰、步步驚心,而後卻大河奔湧、直貫千裏!
唐思琦心神俱震,直欲驚呼出聲。
這?這是?這是對自己功法的修正!
隨手揮灑,功法已成。
這到底是什麼人物才能如此行事!
等唐思琦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身邊的人已經飄然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