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時,那人,那些事(1 / 2)

如果人可以預知結局,是不是悲劇就不會發生;如果人可以做到無牽無掛,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無奈和感慨;如果人心可以永遠不變,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分離與痛苦;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真的,我就不會在這靜夜伏筆。。。

我叫楊素銀,家中姐妹眾多,日子較為清苦卻卻平淡的幸福。習慣的看著日出東方,日落西山,習慣的看著父親從落日的餘暉中走近的身影,習慣的看著鳥兒劃過天空的弧度,習慣。。。當一切都習慣後就覺得乏味了,於是進入種種幻想,可是幻想終究是幻想。我不是美女,沒有百看不厭的容顏,我不是公主,沒有美麗的長裙,我不是王後,沒有傭人千萬,我隻是我,千億人中的一個我。

7歲的天空蔚藍。那個黃昏我如往常般坐在屋子裏聽著悠緩的音樂做著我唯一的愛好(畫畫)

“要他幹什麼?這麼多還不夠嗎?”父親有力而的憤怒的聲音讓我的畫筆停留著一點。

“這麼多年來我們受了多少苦?處處忍受別人的白眼,這種日子我受夠了。。。”母親帶有哭腔的喊著。接著聽到外麵有很多人的聲音。我扔下畫筆光著腳丫從屋裏跑出來,看到姐妹們在角落裏抹著眼淚哭喊著,鄰居們紛紛議論著,勸阻著。除了流淚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那一夜在哭聲中度過,漫長。。。之後的日子恢複了往常的平靜,似乎一切都未發生過,隻記得有一夜月光格外明亮。也許從那以後我的生活注定與平靜脫軌。

窗外的風吹打著柳樹的枝條,毫不留情的烏雲遮住了僅有的月光,黑暗襲卷了整個夜空,我微微閉上眼睛與周公招手。不知過了多久,睡意中聽到有人爭吵什麼,於是起床透過門縫向外看去。“你要走就別回來了,現在的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外麵查得那麼緊,孩子還得上學。。。”是父親的聲音,盡管他盡力的壓製嗓音還是透露出了不滿與憤怒,態度似乎又很堅決。母親微微張開嘴又閉上,淚水洗禮了臉頰,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轉身離開。我推門而入嘴裏喊著媽媽,可是那最後的身影還是被夜得黑吞噬的無蹤跡。我絕望的向父親望去,他逃避了我的眼神背對著我。整個屋子在我的哭聲中點亮在這浩瀚的夜空下。第二天爸爸說媽媽去外地打工掙錢去了。但我開始怨恨父親,認為是他逼走了母親,甚至我不願意在這個家多停留片刻,那之後三年時光已經在記憶中淡化的沒有痕跡。看到父親在家裏家外忙碌的身影,我開始轉變開始的看法,但是心中依舊有很多疑惑。不久因為經濟原因二姐也放棄了學業去外地打工,在車站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不是個滋味。仿佛3年前的那一幕又在上演。但有時我會羨慕那在火車上向外看風景的人。

時光飛逝,小學的時候因為家遠爸爸給我和妹妹租了一個房子,我很是很喜歡那,因為離開了那個家?我不清楚,也許是過於向往自由吧。可是沒人約束就容易放縱自己,漸漸的我覺得學習是無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