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大會以後,除了其愛妃多羅明慧受傷流產,還有好多煩心事兒找到了宋曦文。
有新入宮的宮女,為苦學多年的哥哥鳴不平,通過其主子尚敏榮將蘇州省旬考舞弊一事告之於宋曦文。
蘇州省的學政是掌握一省文教大權的官吏,是欽差大臣,職責是主持省內歲、科考試,即在到省的第一年,巡視各府、州、縣學校,輪回舉行歲試,第二年再到各地主持科試,通過歲、科兩試,從童生中考選生員——也就是秀才,考生隻有在選為秀才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去考舉人,在這次春闈中,鬧得沸沸揚揚的蘇州省科場舞弊案,就跟該省得學政有著莫大的關聯。
國家能否通過科舉選到真才、士子能否邁上科考的每一台階,學政選拔秀才的考試是最為基礎也是至為關鍵的一步。所謂“校士公明,一文不取”,若是各省學政把一手掌管的秀才考試當成納賄發財的良機,那麼舞弊之風也就從此不可遏製。所以按照朝廷規定,每省的學政三年就要換一次,目的就是避免執考官員與當地考生勾結,防微杜漸。蘇州省的事,藏著是一塊心病,可一旦掀開,就是萬丈波瀾平地起。
除此之外先前攜兩位皇子告病隱退的麗妃娘娘也隱身到了蘇州,這起舞弊案,宋曦文擔心這其中還有更深,更可怕的原因。
南下
宋曦文一行人南下來到杭州的當日,就迎來了江南每逢初夏時節如同元宵節一般盛大的彩燈大會。正所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宋曦文一行人便也同大家一起去湊起了熱鬧。
當天杭州彩燈大會一帶連成了數千米的燈海長龍,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如同過年一般,
走到哪裏都是一片火紅熱鬧、人山人海的景象,很是壯觀。
街道兩邊各種做工精美的彩燈,應接不暇的在宋曦文他們眼前越過。不管百姓或者店家亦或當地的藝術家,掛出的燈籠都是些經過精心細做的佳品,或者大氣華美、品位高稚,或者民風民俗,童稚可愛。總之各式各樣的花燈,總會有一款可以入得了各種身份的看官的眼。
說到逛燈會,除了有機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彩燈外,最有意思的莫過於猜燈謎,對對子了。
見慣世麵的宋曦文一行人也是對這一口頗有幾分興趣,宋曦文率先選擇了一盞龍舟燈。
該龍舟燈手工十分複雜,單一個龍頭,就要花費做燈者很多的時間和心思,做工卻十分精細,金色龍身,上綴有有紅色龍鱗,金色船帆上用紅色寫有心想事成、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十二個有力大字。看得出來這盞龍燈製作者定是花費了一番心思,謎麵應該不會過於簡單。
隻是裏麵抽到的燈謎對宋曦文來說,卻還是簡單了些,謎麵是:葉公驚倒,心跳停止,答一成語。
“來龍去脈。”無需多想,宋曦文電眼微眯了一下,自信的道。
“公子好厲害啊!”那燈主誇讚道。
宋曦文手中執扇,微笑著向燈主施了個禮,他們一行三人便繼續前行。
那蘭多看重一盞鑼鼓燈,這種燈在手工製作上雖然不難,但這個“鼓”字卻有五穀豐登之意,大紅的鼓燈也很是喜慶好看。
扯開鼓旁邊貼著的燈謎封條,紅紙黑字上麵寫著:“牛狗豬羊賽跑,跑到終點後,牛狗豬都喘得不得了,隻有羊不喘氣。”答一成語。
“我猜吐氣揚眉,老板不知對否?”那蘭多說起話來聲音清亮,底氣充沛,是很好聽的男中音。
老板連連點頭:“不錯、不錯,正是吐氣揚眉!”
輪到仆人小靈子時,他選了一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裏麵的謎麵是:盲人摸象。小靈子是同他們隨行一個一個十五、六歲仆人打扮的小男孩兒。
小靈子翻著大眼珠子憋了半天,卻隻能勉強答道:“不知頭尾”。
“不通、不通。”老者笑著輕輕搖頭道。
一邊的宋曦文正想代對,忽而一位著一身白色華服的貴公子閃入他們身前。
這位白衣華服公子年齡約莫十五、六歲的樣子,很是眉清目秀,皮膚比一般男子要晶亮白晳的多,粉雕玉琢的一般,更是明眸皓齒,很是好看,身形較一般男子也要嬌弱一些,身高與皇上等人相比較矮,但身段卻也同樣十分英俊挺拔。
隻見她近身人群後,好看的粉唇微啟,不爭得主人同意便自顧自的脫口而出,我猜得不錯的話謎底應該是:不識大體,先生不知對否?”
“不錯,小公子對得及是。”賣燈的老者連連點頭道。
小靈子白他一眼,不樂意的說:“有些人到真是不懂規矩,難怪能輕而易舉猜出這個謎題。”心想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這兒有你什麼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