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
張東雲化身而成的烏雲先生,淡淡掃了陳介之一眼。
“稟先生,在下昔日確實和他有幾麵之緣。”
陳介之答道:
“此人名叫徐行之,乃儒家第六境,格物境界的修行者,出身白馬書院。”
張東雲微微頷首。
東唐三院四道五派六家中的“三院”,便是指儒家三大書院。
其中以白馬書院居首。
格物境界,則是儒家修行第六境,參悟萬物奧妙,以虛幻才氣,凝聚地靈氣,影響現實有形之物,可化唇槍舌劍,蹤跡難定,尤勝真實刀鋒。
第六境的修行者,在白馬書院也非等閑之輩,至少是能正式開堂講座的教習。
“十餘年前,徐行之入東唐為官,因此惹得白馬書院上下不喜。”
陳介之頓了頓後,繼續道:“白馬書院內的主流看法,是東唐乃暴政,當今唐王非仁君,因此書院內的學生,幾乎都不投效東唐王朝,他們也是王室首要眼中釘之一。”
張東雲聽了,不置可否。
眼下無敵城範圍尚有限,敵饒敵人是朋友,這話倒也不假。
但在白馬書院眼中,自家長安城是否仁政,怕也是兩的事情。
他們跟大河龍門,思路不同。
張東雲這幾跟沈和容私下閑聊時,曾聽對方提過幾句。
東唐三大書院裏,雖然以白馬書院為首,但白馬的人也最為古板。
烏雲先生麵前,陳介之繼續介紹道:
“徐行之在東唐為官,做主考時,處理科考舞弊案,得罪了不少人。
之後他雖受到唐王褒獎,但聽後來被投閑置散,所以心灰意冷之下,便辭官離去。
返回白馬書院後,院裏沒有安排他繼續講課帶學生,而是自己研究學問。”
陳介之著,微微搖頭:“結果聽他私自注解經典,犯了白馬書院的大忌,最後被徹底趕出來。”
張東雲不緊不慢問道:“其他書院也容不下他嗎?”
之前閑聊時,沈和容曾經簡單點評過。
東唐三大書院中,白馬眼下最強,但最為古板,暮氣也最重。
鬆陽書院和東唐王室關係最為緊密,當朝丞相便出身於此,朝臣過半來自鬆陽門下。
最後還有一家亭山書院,朝氣蓬勃,沈和容個人給的評價最高。
不過,其前任院長被東唐王室治罪而死,讓亭山書院這些年來低調許多。
因為書院風氣和對聖人經典理解上存在矛盾,亭山書院也和白馬書院關係很糟。
某種程度上來,相較於東唐王室,白馬書院甚至看亭山書院更不順眼。
徐行之不容於白馬,亭山不是很適合他?
“具體情況,在下也不清楚,不過看徐行之的模樣,他確有誠心,投效長安。”陳介之答道。
烏雲先生語氣波瀾不驚:“何以見得?”
陳介之奉上一個卷軸:“這是他帶來的東西,裏麵記述東唐朝堂上不少密事,在下昔日也有所耳聞,但沒那麼詳盡。”
烏雲先生平靜接過卷軸,掃了幾眼後,吩咐道:“帶他進來。”
陳介之應諾,告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