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十二妹的反常(1 / 2)

東唐上下,行動很利索。

他們立馬再派出欽差,前往龍北郡,意圖跟長安和談,行招撫之道。

為了表達誠意,他們放鬆了周邊對龍北郡一帶的封鎖與管製。

張大城主對此歡迎之至。

然後得寸進尺。

秦州府一帶的木材生意,大肆擴張,不僅供應龍北郡本地,更在其他郡州打開銷路。

至於東唐的欽差,張城主的態度一貫是大門打開,熱情好客。

不過這次,客人讓他有點不爽。

為了表示和談誠意,或者是為了麻痹長安一方,東唐在自家文官裏精挑細選,最終選了一個品級不低,還沒有儒家修為在身的官員,作為欽差,派往龍北郡。

甚至,連隨行隊伍裏,也隻有幾個第一境、第二境的武官充當護衛。

東唐一方煞費苦心,卻不入張城主法眼。

係統隨機生成守護任務,最低要第三境的修行者,完成任務後可獎勵一百點守護曆練。

不到第三境,不生成任務。

張東雲連扣押的心思都沒有,直接叫手下把人哄了出去。

東唐一方倒是對此沒有太大反應。

或者應該,他們有所預料。

當初把人派出去的時候,東唐自家內部就有爭議。

這次的欽差,品級沒有上次那位禮部左侍郎高。

使節越派越低品,換了東唐是受訪方,也會火冒三丈。

於是相國盧蒙又翻找半,終於再派出一位使節。

這次官階倒是不算低了,但修為境界也不過儒家第二境。

張東雲再次把人趕走,並直接點名道姓東唐相國盧蒙親自來。

老子乃鬆陽書院院長,第八境,治國境界的大儒,整個東唐屈指可數的儒家高手。

來了就是七百點守護曆練!

張城主算盤打得精,盧院長人也不傻。

上次扣下他學生的事情,盧蒙還沒忘。

他也擔心自己去了,就被長安城扣留。

何況,他帶隊攻破亭山書院,逼死亭山山長李誌斌。

李誌斌的兒子,還有亭山書院院長萬荔等人,眼下都在長安。

盧蒙不懼他們,但誰知長安高手會否為他們出頭?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固然是傳統,可長安城有前科啊……

盧相國不肯去長安,張城主自然不賣麵子。

一來二去,和談黃了。

隻是苦了聽到風聲的胡英傑、胡明等人眼巴巴期盼同族人能來長安。

唯一能安慰他們的是,東唐眼下不會傷害胡英華等人性命。

現在他們唯有認真為長安效力,爭取在城主和烏雲先生麵前立功露臉,請他們開恩通融,換胡英華等人來長安。

不過,和談雖然黃了,但龍北郡周邊放鬆的封鎖,暫時還沒收回去。

趁此機會,不僅是長安木料的生意,東西兩市裏個人商貿交易,同樣發達。

眼下無敵城的覆蓋範圍,橫跨了整個龍嶺山脈南北。

張東雲安排下,穿越龍嶺山脈的道路被迅速修起來。

於是,隔絕兩地的崇山峻嶺被打通,龍嶺南北兩地可以直接通過長安來往。

這頓時讓長安的交通地位,上升幾個量級不止,整個長安的商貿因此有長足進步發展。

就算東唐王朝重新試圖封鎖,仍然有數不盡的人鋌而走險,通過長安,來往龍嶺南北兩地。

看著長安坊市越來越興盛,連同山外秦州府都繁榮起來,張東雲心情也頗為愉快。

不過,張城主愉快了好些後,突然發生了一件事。

係統當前覆蓋範圍,遠遠超過城牆。

凡是係統覆蓋範圍內,張東雲對一切都了如指掌。

例如,沈和容離開長安城,四處遊蕩。

她先就近在秦州府內走動。

府城,她隻待了幾,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各地鄉鎮走動。

每到一地,便以何先生的身份,為當地孩子教書啟蒙。

沈和容基本不教孩子大道理或者詩詞篇章,而是簡單的啟蒙識字。

像是播種一樣,她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全然不覺得枯燥,反倒樂在其鄭

不過,她越走越遠,越走範圍越廣,眼看快要超出無敵城覆蓋的範圍。

超出這個範圍,她幹什麼,張東雲就無法知道了。

雖然她帶了青眼,但主動權在她,她如果想隱瞞,青眼自然是擺設。

通過先前交談與相處,張東雲確信,對方不是當年叛徒,現在也對他這個“大哥”沒有敵意,甚至非常親近。

但他也很肯定,對方有自己的一些秘密。

確信沈和容是友非敵,張東雲無心挖掘對方隱私。

但有一件事例外。

仙跡碎片。

跟這個有關,張東雲隻好對那位十二妹聲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