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雲命令傳達下去,天工殿裏上至陳玉、馬坤,下到每一個工匠,都立馬全速開動起來。
當然,張東雲的意思,並不是叫他們除此之外,再不幹別的。
陳玉遊曆四方,尋覓合適的人,完全可以將之與此事聯係起來。
有更多的人手,無疑更方便達成張東雲的設想。
對於西域民間百姓而言,一個個讓他們生活發生改觀的新事物,不斷流入,他們不會拒絕。
隻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等到大家適應長安城帶來的春風之後,讓他們再放棄就難了。
事實上,陳玉平日裏,本就經常琢磨完全民用的東西。
許多經他之手改良後的東西,已經風靡東疆,並漸漸影響到中土等地。
例如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當中的“行”。
此世原本常見的馬車車軸,乃是套軸。
雖有油潤滑,但組件之間,磨損仍然相當嚴重。
經陳玉之手,最新的滾軸,已經大量投入使用。
不僅減少磨損,而且穩定,連行車時的響動聲音都小了許多。
不過,相較套軸,滾軸對鑄煉組件的精鐵,要求更高,需鐵更多。
陳玉於各種工藝都有涉獵,著實是個全才。
於是他又改良煉鐵法,將煉鐵同炒鋼同時進行,變單爐為雙爐,比故老之法,更省燃料,效率也更高。
目前同樣在向整個東疆,乃至於整個東勝神州推廣。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不管是張東雲還是陳玉,都不介意技術外傳,反而隻希望傳播越廣越多才越好。
西域,自然也不例外。
張東雲對陳玉還有劉承宇、解峰等人隻有一個要求:
西域民間,是否感謝長安,不重要。
但一定要杜絕崇佛信道的民眾生出“這一切都是源於佛陀慈悲恩賜”的念頭。
斬斷這類思想的萌芽,才是西域當真祛除佛門影響力的開端。
張東雲有足夠耐心,倒不要求一蹴而就。
但這是必須毫不動搖,一直推行下去的方向。
雖然張東雲本人內心深處並不感冒,但如果民眾一定要有個信仰,那他們還是信長安得永生好了……
將各方麵事情交給手下人去跟進,張城主自己隻總攬個大概。
餘下時間,便是關心沈和容那邊文化掃盲的進度,還有張城主自己的武道修行。
至於說嘉樹上人、彭子淩等人如何,張東雲靜觀其變。
長安城上下井井有條,在西域剿佛剿的如火如荼。
西邊大海上,懷永方丈等人則如坐針氈。
雖然不少佛門弟子都隨他們一起撤出西域,但當下西域大地上,還有許多佛門傳人正在遭殃。
懷永方丈、顯空方丈等人被迫退出西域,同樣心有不甘。
隻是長安眼下勢大,雖說有西牛賀洲的嘉樹上人來援,但大家麵對長安,仍然感到吃力。
現在,眾人所有希望,隻得寄托在西牛賀洲那邊有更多佛門高手支援過來。
嘉樹上人的消息遞回去,西牛賀洲倒是沒有讓他們在這邊等太久。
很快,便有同樣出自佛門的弟子,一路東行,趕來東勝神州。
到了東勝神州西邊大海上,雙方彙合。
孔聖真、宋鈞、懷永方丈等人定睛看去,來人不少,為首者則是個女尼。
對方外貌看上去約莫雙十年華,寶相莊嚴,身著緇衣,容顏清麗,但不見半點青絲。
“淨華,居然是你來了?”嘉樹上人見了那女尼,略微有些意外。
“師叔。”女尼雙掌合十,同嘉樹上人打過招呼,然後再同其他人見禮。
中土方麵,太清宮掌教彭子淩眼下在養傷,衍聖府府主孔聖真與乾朝宋鈞在場,見了嘉樹上人的模樣,他們心中不禁猜測麵前這女尼的身份。
對方寶相莊嚴,清淨內斂,一時間叫他們看不透深淺。
當然了,對於已經第十四境的孔聖真、宋鈞而言,以他們的眼力尚且看不透深淺,已經在相當程度上說明問題。
而西域方麵的懷永方丈、顯空方丈以及景戈方丈聽到嘉樹上人對那女尼的稱呼,心中都同時一動。
“原來是世尊弟子當麵,失禮了。”大悲寺懷永方丈雙掌合十。
法號淨華的女尼微微搖頭:“不敢當,不敢當。”
“世尊……”宋鈞徐徐開口:“恕宋某冒昧,不知佛門淨土那邊,對這裏,具體是怎樣的看法?”
他這麼問,大家的注意力頓時全被吸引。
嘉樹上人同樣望向淨華。
淨華言道:“淨土對東勝神州這邊的變故,非常重視,不過眼下北俱蘆洲和南瞻部洲同樣不太平,為防萬一,淨土需要分別派人關注,是以短時間內,東勝神州這邊,仍然要請嘉樹師叔您拿主意,我來這裏,聽您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