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敬失敬,徐將軍也是雄壯威武。”太史登比徐榮高些,拍怕徐榮肩膀。
徐榮後退一步,卸去力量,倒也穩當。太史登一愣,訕訕笑笑,徐榮朝他一笑,不以為意:“太史將軍果然神力,徐榮佩服。”
“嘿嘿嘿,徐將軍真是爽快人”太史登立馬好感大增,覺得這個徐榮有力氣,又是個耿直人。
“劉裕很好奇,徐將軍不像中原人,卻也不像胡人”劉裕湊近了看徐榮,從上到下,又從下到上,顯得頗為無禮。
王烈也很感興趣:“裕兒不可無禮,汝怎得這樣盯著徐將軍?徐將軍,劉裕還是個孩子,徐將軍請不要怪罪。”
徐榮尷尬一笑:“無妨無妨,榮是遼東玄菟人,父親是漢人,母親是東胡人,故而相貌醜陋,不入諸君之目。”
劉裕鞠躬道歉:“徐將軍非常人也,劉裕觀徐將軍聲音洪亮,頭腦冷靜,舉止穩重,治軍嚴謹,日後必定是統帥萬軍的國之上將。”
劉裕對徐榮重視非常,他知道曆史上徐榮曾經擊敗過孫堅,擊敗過曹操,把二人打得丟盔棄甲,拋下部下逃竄。但徐榮很特別,他不是董卓或者朝廷的嫡係,一直不被重視,故而手下軍隊一直不多。不論是大漢中樞,還是董卓,對徐榮皆不是很信任。
董卓伏誅之後,徐榮認為自己是大漢的中郎將,而非董卓的家臣,故而聽命於執掌朝政的王允。聽命令出長安城阻擊李傕、郭汜,可臨時拚湊的部隊不聽指揮,部隊潰逃,被李傕等擊敗,為西涼軍亂兵殺死。
可以說,徐榮是真正的將軍,忠誠並有很強的統兵作戰能力,可惜沒有遇到名明主…
徐榮驚奇於劉裕的重視:“那就謝劉裕公子的吉言了,請贖徐榮甲胄在身,不便行禮。”徐榮相貌奇特,出生胡漢混種,長期被人忽視或敵視,雖然戰功卓著,但升職卻不快,心裏常常鬱悶。今日得劉裕看重,也頗驚奇。
接著一名步兵軍候,名叫張楊,30歲左右,身高體壯,儀容不凡。
接著是一隊騎兵,領兵的是一名騎兵軍候,名叫李肅,並州五原人,不到30歲。據說李肅家中曆代從軍,為飛將軍李廣的後代,身手矯捷,善於騎射,武勇可以稱這隻部隊第二。李肅眼睛四處看著,很自在得與眾人閑談,扯著關係,稱兄道弟,活脫脫一個自來熟。
還有一名屯長叫顏良,身高近1.9米,那身體壯的,比淳於瓊還大一號,遠望就像一頭熊。陸康、宗員都說他武勇非凡,稱之為步戰第一,騎戰也非常出眾,於是被陸康連人部屬,調到中軍,帶隊保護他這個中軍主帥。
此外還有將校數名,劉裕沒發現有聞名於後世的,但是看他們大多精悍非常,帶的士兵也有很強的戰鬥力,不由感慨大漢中央軍的超凡實力。
陸康從洛陽一路行來,認識多位將校,與將校們一碗一碗碰過去,幾乎每個人都說上幾句。劉繇、劉裕等也端起酒杯,跟在陸康、陸駿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