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域,故玄菟太守,永康元年,夫餘王寇率領二萬餘人寇玄菟郡,公孫域與遼東太守合力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至熹平三年,扶餘再次上奏章,表明稱臣納貢之意,皇帝陛下以扶餘遠離中原,便許之。”韓燕介紹道。
“距離永康元年,以及十餘年了,公孫域也早就高兵回鄉,然而公孫域太守是樂浪少有的做過2000石大官之士,顧在樂浪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僅僅家奴便是數千,所為連田阡陌的豪族大家,不過如此。”韓燕繼續道。
。。。
劉輿親自拜會了故玄菟公孫域。
公孫域已經年過60,不再強健有力:“大丈夫當為國效力,如伏波將軍馬援般馬革裹屍還,隻是我這年紀太大,守城還罷,出擊已經不能夠。本郡南部都尉公孫望是我族子,大人當可招他帶兵北上,與劉太守抗擊高句麗。我也修書一封與他,請太守大人一並轉交與他。”
劉輿:“謝公孫兄,樂浪需要公孫兄,請公孫兄入太守府,為弟參軍,協力擊敗高句麗人,如何?”
公孫域:“好,請太守大人先行,我收拾收拾,明日便過府。”
劉輿:“救兵如救火,還請兄與我同乘一車而歸。”
與太守共乘一車,對本郡之民而言,是很高的榮譽。
即使公孫域以前曾是2000石高官,也感深深感到劉輿的尊重和誠意:“善。那我就托大了。”
。。。
劉輿、公孫域的馬車,並不從側門而入,而是直接在太守府前停下,公孫域十分奇怪:“太守大人,如何將車停在門口?”
劉輿笑而不語。
突聽得兩聲炮響,太守府中門大開,劉裕、張逸帶著太守府眾曹史,齊齊出現在門內兩側:“恭迎故玄菟郡太守公孫域老大人!”
公孫域被這突如其來的尊重高興的滿臉開花,人嘛,年齡大了,越來越重視名聲,今日得了太守大人親自拜訪,共乘一車,已經是莫大榮譽。中門大開,太守府眾曹史列隊歡迎,可是隻有上官才有的待遇啊。
公孫域滿臉都是笑容:“太守大人先入門吧。”
劉輿:“公孫老大人十年前便是太守,還是公孫大人先入。”
公孫域:“我倆在門前讓來讓去,不過徒然讓周邊看熱鬧的士民笑話,這樣吧,不如攜手共進?”
劉輿自然同意,原來他聽了韓燕對公孫域的看法後,對公孫域十分重視,命令劉裕快馬而回,便是準備大場麵給公孫域這個地方豪族之首,以示拉攏之意。
。。。
時值夏日,朝鮮半島因為臨海,故而清新幹爽,並不太熱。
大地在太陽照耀下顯示出金黃色,大同江沿岸成片的稻田,一眼望不到邊。更遠處,是正在正在收割的大片麥子,在海風吹拂下形成連綿不絕的麥浪,讓田邊的的農人喜悅的心情不斷湧起。樂浪人充分利用了河邊低窪地帶,種植稻穀,而較高地點,便種植小麥或者粟米。
收獲本應該帶來歡喜,然而,太守府中卻是低沉,如寒冬臘月般,陰冷,與收獲季節完全不符合。樂浪的文武爭議不停,劉輿迎來了擔任樂浪太守的首次挑戰,才上任不到一月,便遇到了高句麗人入侵,是個人都高興不起來。
劉輿:“文軒,我們有多人?”
張逸:“從的南方來兵約900隸屬兵曹史劉裕,郡兵千人隸屬司馬太史登,縣尉臧戒手上隻有負責治安和守城的士兵百人,加上您和管寧親自整頓的2000青州壯丁,我方合計共4000人多一點。”
劉輿:“4000對3000,優勢不明顯啊。”
公孫昭是位能吏:“太守大人,樂都縣長滕和說對方有3000人,這絕對不是假的。我是遼東人,熟悉高句麗,這3000人裏,估計隻有不到1000是戰鬥力較強的貴族士兵,其餘2000都是下戶,跟著打順風仗能行,一旦失利,便會潰散逃跑。”
劉輿說:“你是怎麼判斷的?”
公孫昭說:“高句麗人生活貧困,故而分為上戶,下戶,上戶萬人都是貴族,不事生產,下戶超過10萬人,供應上戶吃喝,並且服徭役。”
“打仗這樣的事,一般由上戶中派兵,他們自備兵甲,熟悉射箭,其中勇猛者能夠與虎狼搏鬥,確實戰鬥力很強。但他們的下戶,被上戶欺壓,吃不飽,穿不暖,紀律差,喜歡劫掠,故而戰鬥力極弱。每次戰鬥,隻要消滅掉數百上戶,高句麗便必然會退兵。”
公孫域:“元彰說的對,你們勿要懷疑,此外可以陸續收合郡兵,強化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