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在上陽宮裏,狄公將假的血巾子呈給太後。太後細細地查看了一番,果真發現了署名的端倪。她又看了一眼跪在下麵、一動不動的李顯,冷冰冰地說道:“起來吧。”

“兒臣不敢。”李顯誠惶誠恐地說。

“有什麼不敢的?”太後陰陽怪氣地說,“你的名字都簽在這上麵了。”

狄公雙膝跪地,叩頭說道:“陛下,李顯殿下在血巾子上署名實為鄧逸所迫,情有可原。”

太後目露凶光:“鄧逸吃裏爬外,竟敢勾結始畢可汗,陰謀代我國祚,殺他十次都不能解朕心頭之恨!”

狄公深吸一口氣,道:“天威降臨,惡麒麟之案的罪魁禍首鄧逸現已伏誅,岑長倩、始畢可汗也都被誅殺了,天下重歸太平。這正是我大唐之幸啊!”

太後冷笑一聲:“狄仁傑,你不要在朕的麵前耍這套把戲。朕已經將那些蒙冤之人全都釋放了。你現在這樣說,無非是想讓朕赦免李顯。”

狄公笑了笑:“一切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廬陵王殿下即使是被鄧逸脅迫的,亦不應寫下這大逆不道之語。他雖是陛下的骨肉,仍須接受懲罰。”

李顯聽完狄公這番話,在旁邊不安地動了動。

太後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好個狄仁傑!竟然讓朕對你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看在你剿殺突厥大軍有功的分兒上,那就依你吧。你覺得朕應該怎麼處置廬陵王?”

狄公道:“押回房州,閉門思過。”

太後看著狄公,還有她的兒子,內心的怒火漸漸平息下來。最後,她揮了揮手,道:“好吧,就按照你說的做吧!不過,李顯,你不要太得意。你回房州後,沒有朕的命令,如果再敢邁出那個院子半步,朕絕不饒你!”

李顯渾身哆嗦,領旨謝恩,和狄公一同出了上陽宮。

在上陽宮外,一輛馬車早就準備好了,要將李顯載回房州。李顯拉著狄公的手,要跪下致謝:“狄公,謝您的救命之恩!”

狄公慌忙扶住:“殿下,您折煞我也!”

李顯登上車轅,回頭意味深長地望了一眼狄公,點了一下頭,隨後鑽進了車內。

看著搖搖晃晃的馬車漸行漸遠,狄公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元芳見狀,不明就裏:“旬月之內,大人便勘破了如此一樁驚天大案。鄧逸的陰謀破滅了,李唐忠臣得以保全,大人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狄公點點頭:“滿意!可是眼前人哪,我希望你不要辜負他們。”

元芳愣怔道:“大人,您說的我聽不懂。眼前人是誰?他們又是誰?”

“眼前人是廬陵王李顯,他們是那些死去的忠臣誌士——李貞、李衝、駱賓王、裴炎,還有所有為恢複李唐神器而死去的人……”狄公沉默了一會兒,轉過頭看著元芳,“太後手裏的血巾子不是鄧逸偽造的,鄧逸的確是一個罪人,但血巾子並不是他的罪行。我翻出救李顯時隨手抓起的那些手書,才完全明白過來。為了大唐國祚,鄧逸不得不背下這個罪名。這也許有違我的公正清明……世間的事,在千千萬萬百姓的福祉麵前,似乎終難以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