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他帶頭捐了款,朝中的大臣也都紛紛的捐了,大家都是有樣學樣,並且有很多官員他還認為,人家首輔大人是堂堂大明帝國的首輔,領導群臣,管理朝政,人家才捐一年的俸祿,他們官小位小,怎麼可以學人家首輔大人呢?
所以很多侍郎以下一級的官員,他們就捐半年的俸祿,美其名曰,不能跟大佬們相提並論。
結果朝廷文武百官,募捐下來才弄到了五萬多兩銀子。。
這五萬兩銀子,如果是落在一個人的手上,肯定是一筆巨款,但是如果要給十幾萬人作為開拔費,估計是遠遠不夠的,連皇帝都大失所望,他都拉下了臉,不要皇帝的身份向大家募捐要錢,居然也隻是要到了五萬兩,這也太少了吧?
這時候皇帝他倒是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朝廷沒錢,可以向當官的要,那既然朝廷沒錢了,是不是也可以向城中的達官貴人和商人們要呢?
但是皇帝提出這一個建議的時候,大家都不吱聲,就連溫體仁他都不敢吱聲了。
上次溫體仁出了這麼一個主意,可是惹來了眾怒,令大家都非常的生氣,他現在再也不敢如此的自作主張了,她知道她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如果再出了一個餿主意,估計大家會把他恨死。
但是崇禎皇帝他可是在這一次向官員們的募捐之中嚐到了甜頭,連當官的都可以捐,憑啥不能叫那些勳貴和商人們都捐一點點?要知道現在可是為了大家,為了大明,可不是為我自己一個人。
所以他就指定了這一次由內閣牽頭,六部配合、督察院監督,大理寺複核,一定要在三天之內湊出五十萬兩銀子。
這五十萬兩銀子,也不是給國庫或者是內帑的,直接就交給洪承疇的大軍,讓他們作為開拔費,迅速的攔下。
洪承疇和盧象升他們上書求響,說的也隻要五十萬兩銀子,有了銀子,他們就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先把兵派去攻打山東再說。
既然皇帝都下令了,大家也知道推塘不得,隻好硬著頭皮幹這樣一件事了。
但是這些當官的不要看它看起來愁眉苦臉,不情不願的,事實上每個人都樂開了花,皇帝攤派給他們,也沒指明要他們出,那就可以在京城裏薅羊毛了。
京城裏麵這麼多的達官貴人,這麼多的老百姓,哪個沒有錢?每家每戶都攤派個幾兩,不要說是五十萬兩,就是一百萬兩也都不成問題。
而且既然向全城的收稅了,他們這些經手的,少不得分潤一點點,補償上次捐款的損失,所以說皇帝強壓下來的,表麵上是苦差,實際上就是一個優差,讓他們可可以光明正大的,名正言順的伸手要錢。
這一點估計是崇禎皇帝他死也想不到的事情。
這也都符合大明現在的國情,那就是上麵有各種攤派和加稅,朝廷收稅百兩,最終官員們就會折騰出萬兩來,其中的好處到了誰的手上,這就不用說了。
結果朝廷馬上就發下了詔令,就在京城地區攤派五十萬兩的銀子,名曰剿響,主要就是湊銀子給洪承疇和盧象升的軍隊,讓他們去攻打劉賊。
隻要他們去攻打劉賊,收複山東,恢複了運河,這糧價就會降下來,大家這日子就會好。
但是朝廷這條詔令一出,可都令老百姓們罵娘了。
朝廷要收錢,要收稅,都做到了毫無底線的地步了,居然用攤派的方式向他們加稅,這天下不是皇帝的嗎?不是士大夫的嗎?憑啥天下有難,就讓我們老百姓掏錢,你們就不用?
如果說給別人還好?給洪承疇和盧象升的部隊,大家一聽,心裏麵就冒火,非常的不爽,要知道京城被圍困的時候,大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他們兩個來救。
結果在建奴圍困京城,肆虐北直隸地區的時候,他們幾個人組成了重兵集團,慢吞吞的過來,而且還是等建奴走了以後才抵達,說白了就是來了跟沒來沒什麼分別,現在倒好,請神容易送神難,還得花錢把他們送走,老百姓們士氣的罵人。
本來洪承疇的名氣就很差,盧象升稍好,但是他們兩個都被京城的老百姓罵的狗血淋頭,罵的不當人子了。
朝廷的官員一向都是狐假虎威,拿著雞毛當令箭,這一次拿的可是真正的尚方寶劍,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放開手來攤派要銀子了。
他們如此大舉的作為,可是令這些老百姓苦了,崇禎皇帝他倒是說得明白,這次收稅主要是從達官貴人和富豪商人那裏收取,至於普通的老百姓就不要打攪他們了,石頭裏麵也炸不出油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