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朝廷高層官員們擔心的,現在還是一片形勢大好,但是等一個月以後,華夏軍各路援軍源源不斷的抵達,這裏就會變成硬骨頭了,他們就很難啃了。
洪承疇和楊嗣昌各部,不顧一切往前推進,事實上展開了進攻以後,他們確實是不顧一切往前推進,除了洪承疇圍攻河間府稍微的不如人意以外,其他的各自部隊,都迅速的攻進了東昌府,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他們在計劃中要攻占的地方一一攻占,他們的進度,事實上比計劃中還要好,推進速度更快。
比如說首先出動的楊嗣昌部,慣性把他們稱為東路軍,他們一天之內,就攻進攻下了滄州,然後全力以赴南下,在劉飛雲部逃進了德州以後,他們隨後跟進,兵圍德州城,如果拿下了德州,整個山東的大門就向他們洞開,德州背後,就是東三府了。
東三府就是他們計劃中的補給地,這裏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也都是劉家龍興之地,以前的劉遠橋在擔任登萊巡撫期間,可是把這一片土地經營的非常的好,跟別的地方相比,那就是太平盛世,那就是金山銀山。
如果他們不趁華夏軍兵力空虛的時候,拿下這一片地方,等華夏軍主力大舉北調,想拿下來了就難了。
楊嗣昌他也都不顧,天在下雨,道路泥濘,命令他的部隊,全速前進,不顧一切往前衝。
他楊嗣昌用兵,現在是全麵進攻,遍地開花,這是因為他的兵力很足,是對手的十倍以上,可以隨便的出手。
他們現在看出來了,下雨天,華夏軍他們的火槍火炮發揮不了實際的威力,正是他們借此機會,對敵人進行打壓的時候,如果等天氣放晴,道路開始變硬,就是明軍倒黴的時候了。
事實上,明軍在跟華夏軍的係列交戰之中,也都討不到什麼便宜,每一次打仗,都是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才能戰勝對手,因為華夏軍他們火槍大炮的組合,實在是厲害,士兵作戰意誌也都頑強,如果不是他們兵力不足,雙方實力懸殊,他們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所以楊嗣昌他才會下令往前衝,不顧一切往前衝,誰占到的地盤就算誰的,就歸該支部隊自由的籌糧響。
他對士兵們說:如果不趁華夏賊軍主力未至之前,打下這一片地方,你們就得跟對方的主力交戰,硬扛他們的硬骨頭了。”
明軍自從發出發起了春季攻勢以後,旗開得勝,迅速地攻進了山東,這也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驕傲自大的心情,認為華夏軍也不過是如此,隻是以前的明軍太垃圾了,不敢打仗,才讓豎子成名。
但是當他們圍攻河間府城,進攻對方重兵把守的德州城以後,在兩大城市之間,被打得頭破血流,死傷慘重,這才知道華夏軍是真心的不好對付,真心的厲害。
所以他們就加緊了腳步,本來無論是洪承疇還是楊嗣昌也好,他們都有一種計劃,這就是大軍平推而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有的城市都推平,當河間府和德州久攻不下以後,他們就決定抽調更多的兵力回防,準備把他們後方的敵人,一一的殺光再說。
因為洪承疇他也尷尬的發現,自從兵出保定以後,河間府還沒有打下來,他一支部隊還在河間府城下苦苦的作戰,但是他另外兩路大軍的先頭部隊,一路已經攻占了聊城,另一路已經兵抵臨清,最前線的跟後方相差了幾百裏之遙。
這就令他們擔心,如果前方的部隊是久攻不下,後路又被敵人切斷,很容易就會全軍覆沒,所以抽調兵力回防,全力以赴鞏固後方,也是情理之中。
而在東路軍的楊嗣昌部也是如此,他們迅速的包圍了德州,另外還抽調了不少兵力,攻擊青州府各縣,兵鋒直指青州府治益都,前線後方,拉開了幾百裏的距離。
如果不把後方的敵人鏟除,這一根釘子釘在這裏,他們前方進攻受挫,師老無功,很容易就會被前後夾擊,包了餃子。
所以兩位兩路大軍的主帥,都不約而同的向上麵請示,準備抽調一些兵力回來,把後麵的釘子拔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