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劉遠橋強勢和狠辣的地方,他不生氣的時候,溫潤如玉,跟大家有商有量,但是如果發火的時候,那就得讓這些大臣們知道他的厲害,知道他的強勢,知道什麼叫做天子一怒,伏屍百裏。
大臣們看見皇帝震怒,他們這才知道害怕,很多人隨著大眾,準備一起向皇帝發難,迫其屈服。
結果皇帝根本就不吃這一套,而且還做了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這就意味著,今日離開了朝廷,永遠不會有再回來之日。
劉遠橋畢竟是華夏朝的開國皇帝,一向是強勢而聞名,如被官員們威脅,他就不是太祖皇帝了。
而且現在畢竟也不是言官橫行的大明朝了,皇帝都要受製於言官,而現在的劉遠橋,真正稱得上是一個狠人,強勢的壓製的這種風氣。
因為他知道,如果不壓製這種風氣的話,可能他與劉布之間的父子關係,都受這些人的限製,最終走向了不可控製的方向。
當官的心裏麵壞不壞,自己知道。
想當年的萬曆皇帝,可是跟文官們鬥了幾十年,也不能把福王立為太子,隻稱退讓,立國本之爭,以官員大獲全勝而告終,當時文官是慶祝他們的勝利,以為此舉是維護了綱常倫理。
但是也都證明了這一個做法,是錯的,朱常洛雖然是皇長子,都是一個短命鬼,大明如果不是在短短的八年之內,就死了三個皇帝,朝政不至於混亂到滅亡的地步。
東林黨及其大臣們所擁護的朱常洛現在骨頭都化了,墳頭上的草比人頭高了,而一直被東林黨所拋棄和看不起的福王,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大明朝隻要朝政不亂,建奴想打進來,搶奪大明的地盤,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現在好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把自己折騰得滅亡了,劉遠橋就是這種情形之下的得益者,也都深深的為此警惕,華夏朝如果用明朝的那一套,估計100年都撐不了。
當然劉遠強如此的強勢,也都與他掌握了軍權,擁有朝廷各部門高官的支持有關。
華夏帝國是在大明的廢墟上建立的一個國家,他們深深的明白大明的每一處弱點,也都深以為然,所以說這些官員還死抱著以前在大明的那一套,在這裏是行不通的,最起碼他們是不會吃這一套。
如果在前朝,文官們會為此而抱團,刑不上士大夫,這就是與仕大夫共治天下的體現,居然當庭的打死了一名官員,這簡直就是不當天下讀書人為人,這些人非得抱起來,跟皇帝做對不可?
但是當今的皇帝,實在是太強勢了,也都太厲害了。
別的就不說,天下的讀書人,就不可能抱團起來,對付這一位皇帝。
他可是聖衍公的女婿,也就是聖衍公半子,跟他對抗,就是跟聖衍公一家子對抗。
其二,畢竟他已經掌握了大權,現在可是明言的發話,有誰敢跟張康年抱團結黨,一律逐出朝廷,永不錄用。
要知道皇家說得出做得到的人物,在前朝那麼多大臣們,黨鬥黨爭失敗以後,就退出朝廷,還會有東山再起之日,如果讓皇帝加上了一句,永不錄用,基本上就是沒得混了。
並強硬的規定,連子孫都不允許參加科舉,這可是真的把這些人往死裏整了,即使再有骨氣的讀書人,也不敢說讓自己的子子孫孫,終生不讀書,世代不為官,如果是那樣,讀書還有何用?
劉遠橋的這些政策,是極大的震懾了這些人,讓他們不敢亂來,劉遠橋也就是知道,朝廷中這些文官勢力開始抬頭,在開始跟新朝做對。
主要的就是因為他們在大明那裏混慣了,現在朝廷不吃他們這一套,心裏麵就不舒服,就開始怨天怨地怨朝廷怨皇帝了,這樣不好,那樣不好,隻有聽了他們的才是好。
劉遠橋非常的不爽,劉遠橋為人雖然看起來好說話,但是隻是看起來而已,他也有逆鱗,龍之逆鱗,觸之必死。
劉遠橋可是因為與兒子之間的關係而頭痛不己,他在處理這些事情方麵,都是小心翼翼,就怕引起誤會,這些人倒好,怎麼惡心怎麼來,這真是令他生氣到了極點。
劉遠橋為人非常的深沉,稱得上胸藏城府,一向都是喜怒不形之於色,但是這件事真正是把他激怒了,讓他氣到了極點,在這一刻,他目露凶光,隻想殺人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