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請拒絕陰謀論
一“陰謀論”的前世今生
當不同文化相互撞擊、不同的經濟利益彼此摩擦的時候,陰謀論的思維方式在絕大多數民族之中,都必然會產生,因此它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遠在大清朝,這種思維方式就已到處充斥,它的種種表現形式,我們現在看起來可能覺得可笑,甚至可恨,但在那個年代,卻是一件極其嚴肅的、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舉例來說,即使高鐵動車,今天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兒了,相機也早已都是數碼的了,而且還在不斷地升級,但在100多年前,大清皇朝下的臣民是怎樣看待火車鐵路、照相機、幻燈片的呢?簡之,一概當做西方針對中國人的陰謀來看待,一概是西方人對大清帝國的陰險圖謀,包藏禍心。
就拿火車和鐵路來說吧。西方有關鐵路信息和知識,大約是在鴉片戰爭前後開始傳入中國的。1876年7月3日,怡和洋行修建了從吳淞到上海的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但隨後不久,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1879年,洋務派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朝皇室疑竇叢生,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莊一段,胥各莊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最為可笑的是,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當時的守舊派官僚群起反對。他們上了數十道奏折,認為修建津通鐵路將使京師“洞開門戶”,一旦有變,外人將“風馳電走,朝夕可至”。由於清政府的、保守,唯祖宗之規是從,頑固地抵製西方世界的新生事物,於是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淫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修鐵路要開山塞水,會使山川神靈不安,招來水旱災害;要毀田廬墳墓,變亂風俗,祖宗不安,人神共憤;火車日行千裏,日用貨物盡為火車所載,那些以車馬人力搞運輸的人豈不失業?且鐵路一通,中國山川險隘盡失,洋兵長驅直入,豈不亡國?
到一般老百姓那裏,也是一片反對。理由是,火車跑得那麼快,風馳電掣,人畜不安全,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可見,西方人將鐵路引進中國,在大清皇朝的臣民看來,就是一個亡我大清毀我江山的險惡陰謀。當時徐桐、載漪的“西方陰謀論”是打擊洋務派張之洞、奕和維新派康梁的撒手鐧。
再說照相機吧。就像很多舶來品一樣,許多國人對相機既感好奇,又覺恐懼,鄙之為“西洋淫巧之物”,而且認為相機會攝走人的靈魂,照多了就會減壽乃至死亡。好端端的人像,怎麼會跑到一個黑箱子裏去了呢?攝魂取魄,奪人精華,除了陰謀詭計之外,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因而國人對此紛紛側目,視為西方人的又一陰謀詭計,其可惡伎倆與魔鬼不相上下,實乃用“淫巧之物”來毒害中華民族的陰謀工具。
魯迅在《論照相之類》中曾描寫過他小時候聽一位念佛的老太太說,洋鬼子挖了中國人的心肝,熬成油,點了燈,向地下各處照去。人心總是貪財的,所以照著寶貝的地方,火芯兒就彎曲下去了。於是洋人就財了。洋人為什麼都有錢呢?就是這樣搞來的。
清朝時期還傳入一種洋玩意:西洋景。然而,就是“西洋景”這名詞,卻從此成了一個西方人陰謀工具的代名詞。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陰謀詭計被揭穿了,人們就會說:“你的西洋景被拆穿了。”戳穿謊或騙局,就是在戳穿“西洋景”。可見,遠在大清朝時,“西方陰謀論”的觀念就已經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層麵。
在電影《京都球俠》裏有一個節:麵對洋人提出要與中國搞一次足球賽,清朝一個大臣說:這是洋人的陰謀啊!洋人就是要讓中國人都來玩足球,中國人都玩足球了,那中國的地就沒有人種了。
“陰謀論”與人類的曆史同步,因此也與中國曆史同步。有“陰謀”,也就必有“陰謀論”,兩者形影不離,難分難舍。對此我們還可以追溯到更遠。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中就有“陰謀逆德,好用凶器”之說。
從《太公陰謀》到《孫子兵法》,從趙高的指鹿為馬到雍正的文字大獄,從《資治通鑒》到《二十四史》,從“隆中策”到“清君側”,從唐朝詩人溫庭筠的“兩行密疏傾天下,一夜陰謀達至尊”的名句,到清代翰林徐駿“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冤獄,從治國之宏才大略,到市井的雕蟲小技,一部又一部中國史學經典名著,無不是用陰謀與陰謀論編織成的鐵製的牢籠,春秋大義的陽剛之氣,早被閹割得蕩然無存。幾千年來,陰謀論的思維方式,早已從朝廷和後院到書塾和巷間,無處不在,無處不是,即使文人的五七律,也大都藏頭藏尾,美之為微大義,更不用說那些密旨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