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己(1 / 1)

衡水河小鎮上的每一陣風,都知道小豬是一頭驢。

小豬也知道自己是頭驢,因為隻有驢能夠同時看到自己的四個蹄子。小豬就不能,小豬連前腿的膝蓋彎都看不到,它們太胖了。但她更喜歡別人叫她小豬,她覺得“小豬”聽上去胃口很好:枯草根也是鮮的,苦草葉也是甜的。

她也喜歡老師、同學叫她“吉葡樂”——這是爸爸給起的名字。但爸爸叫她“噗噗”,像在吹泡泡;媽媽叫她“樂樂”,當然是在叫她起床,吃飯。

在衡水河小鎮,沒有一個人像小豬吉葡樂一樣,有這麼多的名字。

“小豬?”

“嗯。”

“吉葡樂?”

“嗯。”

“樂樂!”

“嗯!”

“噗噗——”

“嗯!”

“小豬吉葡樂!”

“呀!”

小豬喜歡她的每一個名字。她覺得每一個名字都是她的一部分,分屬於她的心,眼睛,手,腳,和好胃口。有時候,她覺得自己是好多個小驢,有好多個不同性格的小驢在自己的體內。不然,自己怎麼會這樣……“豬”……呢?

自己?“我怎麼稱呼自己呢?”

小豬經過小鎮集市,她想過去問一下賣麵麩的小羊。小羊比她大一歲,但自稱“老羊我”。那小豬也可以自稱“老豬”或者“老驢”嗎?

好難聽。

小豬搖著頭,經過小鎮郵局。她記得郵局最帥的員工小馬,小馬自稱“本人”。小馬看上去很有知識的樣子。但為什麼要自稱“人”呢?

人,小豬真是不喜歡人。她見過人吃豬的肉,每個人都吃得滿嘴流油,看上去是那麼貪婪,又醜陋。而且,人都是人模人樣的。

“人模人樣”不是一個罵人的貶義詞嗎?

小豬站在衡水河邊。她從來沒有這樣認真地看過自己。

“我要稱自己‘大美女’。”

小豬對著河水的波紋自言自語。

“哇!”

她的聲音剛落,一隻蛤蟆從河灘上的雜草躥出,躍入水中。

“你什麼意思?癩蛤蟆!”

小豬怒不可遏,對著河麵上蛤蟆濺出的水花大聲喊。

蛤蟆聽見了小豬的聲音,在水麵露出腦袋。

“‘哇’你都不明白!真是頭小豬!”

“我就是頭小豬!‘哇’是什麼意思?快點兒告訴我,不然一會兒我捉住你,把你活活打成青蛙!”

“哈哈哈!又講大話。‘哇’是表示驚訝。我很驚訝有人自稱‘大美女’。哈哈哈!”

蛤蟆說完,不管氣得哆嗦的小豬,迅速隱入河水深處。

小豬盛怒之下,躍入衡水河中。她說話算話,要活活把蛤蟆打成青蛙。

她四肢又蹬又劃,但不到兩秒鍾,小豬就沉入水中。

等她醒來,發現自己躺在河灘的青草上,身邊是一頭和她年齡差不多的小驢。

“你叫什麼名字?是你救了我嗎?”

“嗯。我叫小衡。”

“你怎麼救的我?”

“我比你高一點點。”

“我把蛤蟆打成青蛙了嗎?”

“沒有。”

“那你能替我打他嗎?”

“也許可以吧。”

“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許你‘也許’!”

“嗯。但你為什麼要打一隻蛤蟆呢?”

“因為他聽見我自稱大美女,居然表示驚訝。”

“你確實是個大美女啊。”

“真的嗎?”

“嗯。”

“那你喜歡我嗎?”

“喜歡。”

“你為什麼喜歡我?你不過是第一次見到我。”

“我喜歡你是一頭小驢,但很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