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戰一場。
府中侍衛,於副將帶回來的精兵,以及知府趕來支援的官兵,皆有死傷,隻要頭腦還清明,他又如何安心躺在榻上養傷?
ldquo;民女也就隨口一說,並不想阻礙王爺辦事,隻想王爺好生保重身體。
之後。
顧南幽看到桌案上被閔千帆隨手扔在一旁明黃色的信箋,便說起了聖上之事。
言辭中皆有提及聖上對臨東王看重和掛念。
臨東王點點頭。
這些他都知道,皇弟成了皇帝,雖有了一國之君的霸氣,但身在高處,自然孤獨,對知根知底的兄弟更加看重。
從當年他給他實權,再到每一年的糧草兵刃,以及兵力擴張,他都給他極大的限度。
隻因為信任!
這些他從一開始便明白。
兩人的談話,在白管家的到來落下帷幕。
因為hellip;hellip;
ldquo;王爺,滄海拾遺閣將王妃與世子送回來了。
此話一出。
臨東王倏地站起,隻來得及看了顧南幽一眼,眸中似乎帶了些許歉意,便動容得快速奔了出去,連身上的傷都不顧及了。
顯然,哪怕已過不惑之年,臨東王對臨東王妃的情誼依舊不減,如此伉儷情深,顧南幽是羨慕的。
獨自從書房出來。
顧南幽看到了知府大人,他正朝著她這邊張望,顯然是在等她。
她走過去,對知府大人微微拱手。
ldquo;大人!
ldquo;不敢當,不敢當,顧三小姐莫要如此見外。
寒暄幾句,她才問:ldquo;大人找民女有何要事?
ldquo;哦,是這樣,魅公子在你去後山之時,已說出你兄長下落,本官已派人去尋找,你不必擔憂了。而宋四司之案也已經水落石出,幸好隻是魅公子的一場局,人也都平安無事。
人生的大起大落。
知府大人在這些時日,反複經曆了幾遍,頭都快抓禿頂了,如今石頭總算落地,不然他真的打算告老還鄉了。
ldquo;多謝大人相告!民女猜,大人不僅僅因為此事找民女吧?
聞言!
知府大人立馬壓低了聲音道:
ldquo;不瞞你說,還真有一件古怪之事,想請教顧三小姐。
ldquo;大人請說。
顧南幽微微挑眉,她隱約知道知府大人要說什麼了。
ldquo;本官雖是知府,管轄七縣,說起來兵力差不多有上萬人,但這些兵力分散各縣,段時間不可能全部調動,真正在府邸的少之又少。
昨夜如此匆忙,滄海拾遺閣之人護送白管家來找本官,本官將能調動的兵力都調動了,但還是很少,急匆匆趕來增援。在此之前還下令讓其餘兵力以最快速度趕來。
但是,在其餘人未曾趕到支援之前,本官清楚知道自己帶來多少人,可昨夜到達這裏時,卻已在不知不覺間已,人數已增加了一倍之多。
起先隻顧著廝殺,並未起疑,事後才想起此事。
不過清點人數時,除去傷亡人數,兵力並未多出,顯然,那些冒充官兵暗中幫忙之人,在廝殺之後已悄然離去,本官想問,顧三小姐對此事是否知曉?
ldquo;大人不必擔憂,是民女找了滄海拾遺閣幫忙,至於滄海拾遺閣中人如何安排,民女還真不知曉,還望大人恕罪。
昨夜她就已猜到了。
暗中相助之人是蕭羽,隻是他遲遲不現身,恐怕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畢竟蕭羽不是南燕人,即使西荊與南燕兩國一直交好,但一個西荊人能讓滄海拾遺閣中人出手,難免會引人猜忌。
所以,她隻能將事攬在自己身上。
ldquo;顧三小姐不必致歉,你聰明過人,本官猜想此事應當與你有關,便來核實一下。如今得到證實,本官也就放心了。
身為知府。
即使別人是好意相助,但一下子出現如此多人,還神不知鬼不覺混入他的兵馬中,不查明白他怎麼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