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塵喃喃道:“漫畫雜誌?”
梁眉輕輕頷首。
國產漫畫起步較晚。
最開始的時候,隻有一些三流雜誌轉載一些動漫資訊,或者報上開辟漫評欄,供眾讀者解解饞。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有機會在網上直接欣賞到精美的櫻漫或者美漫。
那些雜誌報刊逐漸落後挨打,不得不謀求轉型。
它們紛紛上岸從良,從搬運工搖身一變成了碼字工,內容也逐漸擴展到原創漫畫的領域。
彼時,國內這一塊兒還處於空白,是個沒有經驗的初哥。
業內人士便紛紛向隔壁島國取經。
畫漫畫是一個門檻很低,但技術含量又特別高的工作。
原作構思、動作分鏡、網點效果、構圖透視……這些專業知識,不花幾年來水磨工夫,下筆都很難。
路上這麼多妖魔鬼怪,光知道西怎麼走,顯然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儲備。
新手上路,大部分雜誌都是月刊。
大家也都抱著和傳統紙媒一樣的老思路,把期刊當做平台。
宣傳廣告輪番上陣,搞得鑼鼓喧,鞭炮齊鳴。
一旦名聲打下來了,就再通過這個跳板,去賣漫畫單行本。
時過境遷,移動視頻設備如MP4等開始普及,人們擺脫羚視和光盤的束縛,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分享動漫。
二次元群體迅速擴大,不光漫畫單行本銷量猛增,願意掏錢購買雜誌的人也越來越多。
直到這時,大家才終於意識到,漫畫雜誌不僅僅是一個備胎,本身也有轉正的潛力,能夠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品牌,就像DC和漫威一樣。
經過多年蓬勃發展,各大出版社都招攬到了一批技藝成熟的漫畫家。
取經的隊伍日益完善,大家便都爭著搶著開始上西。
為了能第一個修成正果,出版社就拚命壓榨員工,漫畫的創作周期一縮在縮。
從最初的月刊變成旬刊,又進化到半月刊,最後究極形態,周刊都出現了。
梁眉娓娓道來:“國漫雜誌有很多種,《漫王》是王道熱血的中二少年;走幽默搞笑路線的《幽默世界》,麵向女性讀者,霸道總裁風盛行的《Candy》;和櫻國出版社合作,引進國外漫畫的《漫同學》;《科幻世界》旗下的子雜誌《科幻畫報》,比較硬和燒腦,有很多青壯年讀者訂閱。”
洪塵緩緩摩挲著下巴。
經過這一番實況解,他對國內的漫畫市場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動漫是梁眉的本命。
一提到二次元,這家夥就跟吃了炫邁似的,安利得根本停不下來。
梁眉講得興起,還直接掏出一本國漫周刊。
洪塵順手接過來,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這廝隻聽動漫音樂,辦公桌上擺滿了大大的手辦。
漫畫雜誌算什麼?
即便他從褲襠裏掏出一個等身抱枕,都屬於基本操作。
洪塵攤開雜誌一看,驚異道:“咦?居然不是四拚一裝訂本?”
梁眉眨眨眼睛道:“四拚一是什麼?”
洪塵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所謂四拚一,顧名思義,就是在一頁紙上印上四頁漫畫的內容。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節約成本。
印刷是很耗錢的。
原本你有N元錢,這些錢可以印1000本雜誌,派送到三五個城市銷售。
采用四拚一後,成本隻要四分之一。
那麼N元就可以印4000本,派送到十幾個城剩
一份錢能買到四倍的快樂,加量不加價,讀者當然爽歪歪。
這是某個盜版商為了省錢,琢磨出來的歪腦筋。
但這種大瓶裝的銷售方式,一經推出,迅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原創漫畫也受到這股歪風影響,不得不跟著一起整形。
漸漸的,四拚一打敗正宮,成功上位,四反而成為漫畫界的主流。
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不過,這些都發生在原時空。
現在的時空版權保護嚴格,誰敢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盜版,就像在疫情期間不戴口罩出門,下一秒就是黑人抬棺。
洪塵翻閱著手中的雜誌。
這個漫畫是單頁,畫麵都上了色。
美漫走的就是彩色期刊的路子。
一本漫畫講一個故事。
但這本雜誌不同,裏麵有十幾種漫畫在連載,反倒有點像日本那種厚厚的漫畫周刊。
簡單來,這本國漫就是日漫和美漫的縫合怪。
洪塵粗略瀏覽了一遍,發現居然啃得下去。
這些作品畫風精美,分鏡也頗具張力。
大分鏡交代上一頁的故事走向,斜長的分鏡製造緊張氣氛,格壓縮情緒,為後麵的大畫麵釋放鋪墊。
原時空的國漫普遍低齡化,為了迎合讀者,老是無意義的賣萌賣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