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金鈴獎(1 / 2)

和水族館負責人談妥交易後,洪塵便直接回家。

海豚大白沒有跟著一起離開,而是依舊待在館裏。

洪家倒是有一個養觀賞魚的水缸,但海豚肯定塞不進去。

為了養海豚,乃至日後的大白鯊,洪塵有必要換一棟大房子,再訂製大型水箱,原本的公寓房隻能遺憾退伍了。

在此之前,大白隻能暫時寄養在水族館裏,當一段時間的留守海豚了。

洪塵和館主已經談好了。

在留守的這段期間,海豚大白的夥食費和房租都由他來出。

相對的,水族館不能再安排海豚大白表演節目。

館主欣然允諾。

海豚大白終於擺脫了「我頂你個腳氣」的命運,雖然有點不樂意,但在洪塵的命令下,還是保證盡量不再鬧事,住在水族館裏,等待著出城以及出賣的那一。

安置好海豚大白後,洪塵在家又呆了幾,然後一個頒獎禮的邀請忽然找上門來。

這不是電影頒獎禮,而是音樂頒獎禮。

《野狗Disco》連續霸占歌曲暢銷榜好幾周。

《波斯貓》再接再厲,也成為各大音樂平台的常客。

數不清的聽眾都被這「一狗一貓」兩首歌攻略了。

洪塵身為詞曲作者,自然而然就吸引了無數目光。

年度音樂盛典「金鈴獎」也順勢把他提名。

優秀的作品和創作者付出的努力,需要得到認可和激勵。

音樂頒獎禮可以促進音樂產業的良性循環。

然而,前世內地卻一直缺少一個靠譜的專業音樂獎項。

「華語金曲獎」、「華夏金唱片獎」、「CCTV-MTV音樂盛典」……一個個音樂獎項趕集似的冒出來,都曾把「大陸格萊美」掛在嘴邊。

口號喊得震響,行動起來卻是輕飄飄。

這些雄心壯誌的音樂獎,要麼淹沒在觀眾的口水中,要麼就是迷失在金錢的誘惑裏,頂多撐了十幾屆就接連停辦。

按理,頒獎禮的獲獎名單都是嚴格保密的。

如格萊美,事先隻有DeloitteTouche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管理信封的工作人員有機會知道,直到頒獎典禮當,獲獎者才會公諸下。

但在國內,有些大牌歌星可以跟主辦方談獎,要事先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得獎。

如果主辦方拒絕透露,大牌歌星和唱片公司就可能不到頒獎現場,讓主辦方難堪。

這也是為何國內的音樂獎一般都頒給到場嘉賓。

還有,國內音樂產業起步較晚,那些獎項也都是剛開張不久,缺少格萊美那種百年老店的底氣。

為了不得罪人,很多音樂獎都揮起砍刀,大方地分豬肉。

第一屆華語金曲獎發了50多個獎項,第二屆就暴漲到114個,隨後逐漸增多,到鄰七屆甚至多達近200個。

幾乎每個歌星人手一座獎杯。

你好,我好,大家好!

氣氛是和諧了,但獎項也充滿了水分,分到手的豬肉都成了注水豬肉,還不如不拿。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那些音樂獎項的主辦方沒有權威和公信力。

大型正規獎項為了保持公正,避免受商業方麵的影響,往往都會拒絕冠名。

國內那些音樂獎則反其道而行之,冠名商搶得比搶銀行還起勁。

於是,觀眾就看到這些音樂獎有各種奇葩的合作夥伴。

有賣衣服的(EDC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