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爺做的好事(1 / 3)

爹的回來,讓我們這個家一度象年來了一樣地高興,因為有爹,這個家才是個完整的家,象樣的家。沒有爹的家,這個家就象個亂攤子,生活會變得非常紊亂,個個都象沒頭的蒼蠅。有六,這個家也就有了久違的秩序。

但沒多久,這個家還是因為生計問題而陷入迷茫。爹住學習班那段時間,家裏並沒有因為爹的不在家而節省了糧食,反倒因為媽怕爹餓著,多帶了些糧食去。怕爹餓肚子,怕爹想不開,媽就隻好力所能及,傾其所有,也要讓爹能夠活下去。

缸裏的玉米又不多,可這個月才過了二十。媽就看爹,爹就問媽,你不是算鐵打釘嗎?怎麼現在就完了?媽不吱聲,她不想告訴爹,她讓人給爹送去了多少糧食。爹心裏也清楚,他住學習班的這段日子,是勞動改造的日子,不計工分的日子。因為不記工分,也就少了劃船的資本,糧食也就更分得少了。

媽不吱聲,爹也就不再什麼。但問題還擺在那兒,必須考慮。

爹似乎是在考慮,可始終沒給媽一個答複。巧妙難為,無米之炊,媽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什麼都沒有能做出飯來。

做飯的時候來了,媽就坐著不動。

爹就問她,你怎麼不去做飯?

我拿什麼做?燒水喝呀,煮西北風呀!

再去隔壁借點?爹實在是不想這句,但還是了出來。爹一出來,就開始後悔,也感覺到這是把難題交給了媽。

我不去借!媽,我都借了幾多次了,不好意思再開口了。你這個當家的,又不是不在家,不在家我還好開口一點。

爹打趣,這麼我不回來還好一些?

那你就再去學習班住一住!媽沒好氣地白六一眼,仍然坐著不動。

爹就歎了一口長氣,搖搖頭,打著老臉走進了隔壁的三爺家。

沒一會,爹就從隔壁拿回了一升玉米,但爹的臉色卻不大好看,仿佛他不是去借糧,而是去偷糧似的。

媽感覺到這事讓愛麵子的爹為難了,尤其是讓他去向三爺借糧,分明就是打他的老臉。

借也隻能解決一頓,下一頓怎麼辦?娃子們越長越高,肚子也越來越大,個個都成了吃飯的機器。

快過年的時候,爹媽就莫名其妙地開始吵嘴。時不時的,他們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而且還越吵越厲害,好象誰也不讓誰似的。這樣的吵架,不隻是在我們家裏,在幾乎所有的山裏人家,都會時不時地發生,隻不過是發生的時間不一樣,今是你家,明是我家,後是他家。有的人家吵得多一點,有的人家吵得少一點。有的人家吵得輕一點,有的人家吵得凶一些。吵得輕的吵幾句也就過去了,象是不吵一吵就過不去,吵一吵就沒事了。吵得凶的,情況就大不一樣,哭叫地,尋死覓活,喝藥上吊鬧離婚,連吵帶打鬧,什麼戲熱鬧唱什麼戲。

我們家是屬於那種吵得最少的人家,因此我們家隻要一發生爭吵,就特別引人關注。加上,別人家吵嘴時,爹媽總過去解勸,臨到我們家吵嘴了,來的人就多,勸的人也多。雖然我們那個垸子隻有那麼五戶人家,大大的來人還是不少,大多是來解勸的,但也有不少是來看熱鬧的。在別人家心中,我們家日子一直過得比別人好,發生吵嘴,就有點讓人不好想,也一時找不著如何勸解的方法。細心的人,終於聽出六和媽吵嘴的細微末節,弦外之音,他們在獲得這個秘密的同時,不僅滿足了很強的好奇心,也意識到即使是象我們這樣的家庭裏,也仍然有一道難念的經,因此,我們家的吵嘴不隻是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還讓他們找到一絲安慰,連我們這樣的家庭還有過不去的坎兒,他們的困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