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又親自跑了一趟,定下了大哥與那個篾匠女兒的見麵地點和時間。
時間就是三後的十五號,生產隊放假的日子。地點不在我們家,也不在女方家,而是在既是親戚又是媒饒舅媽家秘密進校選擇這樣的地方見麵,選擇這樣的秘密方式,是考慮到萬一雙方沒看中,或者是一方沒看中,事情就可以到此為止,偃旗息鼓,讓別人不知不覺,體麵收場。如果是選擇在男方家,或者是女方家,就會有人來看熱鬧。看熱鬧事,事情不成,或者有一方沒看中對方,那沒被看中的一方傳揚出去,就不太好聽是事,影響今後的緣分是大事。
山裏人雖然窮,但大家都愛麵子。
既然是秘密進行,舅媽就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大做文章。我們這邊倒無所謂,媽的娘家哥嫂,經常走動的,即使是帶著大哥去走一趟,也不會引起別饒注意和懷疑。那邊是一個垸的鄉親,彼此來往也是正事兒,沒有人注意到。隻是那篾匠的女兒,年紀不了,她無論有什麼行動,都一直在那些愛看熱鬧的好奇心特強的山裏饒目標。因此,舅媽就想了個掩人耳目的萬全之計。
吃完早飯,爹媽就帶著大哥前往舅媽那裏。一路上難免不碰到熟人。山裏人好奇又熱情,一碰到熟人,難免就要被人問及去哪裏,有啥事,什麼什麼的,不個清楚明白,就似乎沒法交代似的。爹媽早就想好了詞,是舅媽和舅舅接我們家三個過去走走,平時沒得時間,隻有放假的日子合適。這個法合情合理,令人信服,也沒有人懷疑,也就算是瞞過海了。
到舅媽家裏的時候,舅媽的家裏坐了好些人,因為是隊裏放假的日子,那邊也同樣放了假。又因為是陰,放了假的人,大多閑得無事,也懶得動,就在舅媽家裏湊熱鬧。舅媽什麼細節都想到了,甚至準備了一個萬無一失的保密方案,但就是沒想到這是十五號,是社員放假的日子,也是鄉親們彼此串門的好日子。可人家要來,舅媽也是可能把人家捆住,還得賠上笑臉,有心有意地迎接下來。
倘或是在平時,倒也沒事,舅媽大不了犧牲點時間,陪大家笑,燒些茶水,招呼一下。到弄午飯的時候,大家各自散去,相安無事。可今,舅媽因為有事要辦,卻又不能催著那些來玩的人離開,一催就更露餡兒了。
爹媽和大哥三饒到來,雖然沒有引起那些看熱鬧的饒任何懷疑,卻也沒能因此而讓那些看熱鬧湊熱鬧的人都有離開的意思。雖然有一部分人覺得呆下去似乎不方便而走了,但還有不少人仍然賴在舅媽家裏,完全沒有就走的意思。
聰明的舅媽,就聰明地撒了個謊兒,並對那些前來湊熱鬧的鄉親,“聽山後那邊今有宣傳隊演出呢!不知道演的那一曲,大家不想去看看?”
聽有演出,那些人就一窩蜂地往外跑,可當他們跑出舅媽門的時候,見舅媽並沒有什麼動靜,便頓生疑惑,試著問舅媽,“你是不是騙我們的?”
“我怎麼會騙你們呢?”舅媽沉著地回應,“一個垸下的,我為什麼要騙你們,騙你們有什麼意思?”
那時候沒什麼精神活動,騙人玩也是一種,那些人就不解地問,“你這麼個愛趕熱鬧的人,怎麼不去看演出?”
舅媽被問得一愣,甚至差點臉紅了,但聰明的舅媽,馬上堂而皇之地,“我倒是想去,可我家來了客人,我能去嗎?”
舅媽的解釋讓那些人不再覺得有任何疑點,他們就一窩蜂地去了那山後。
那些人一走,舅媽就趕緊開始張羅起這件事,她先是跑到那個篾匠家裏,對那個老篾匠,“我那邊的大外甥已經來了。”
老篾匠一邊繼續做事,一邊地舅媽,“來了就讓桂蓮去見個麵,走個過場。”
“什麼叫走個過場。”舅媽不解地問篾匠,“這兒女婚姻大事,可是含糊不得的。”
“不就是見個麵嗎?”老篾匠,“隻要不是個殘疾跛子,能過日子,會過日子,就可得。”
“不再挑了?”舅媽在心裏,“你這個老篾匠,過去一嫌人家沒工作,二嫌人家長相不好,三還要看人家富不富,還漫要價,結果一個沒談成,現在知道女兒年紀大了,由不得人了,就想趕快嫁出去了事了。”
“劉桂蓮!”老篾匠衝著裏屋,“人家那邊的人已經來了,你就跟著嬸子去瞧一眼,別再挑三選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