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怡嫁到香港後,邵俊雄的心裏一直不爽快。作為一個父親,大女兒出嫁,他沒有給什麼,隻是請了幾桌客,收幾個禮錢,給了大女兒。二女兒出嫁,他也一樣沒給,同樣是辦了幾桌酒,收幾個禮錢,給了二女兒。雖然他們沒有跟他一起過,但他們究竟是他的親生女兒。尤其是大女兒,還患有跟她娘一樣的皮膚病,他更是覺得對女兒不起。背負著前兩個女兒的內疚,又迎來了最後的細女兒出嫁,他仍然拿不出像樣的嫁妝,同樣是接了十幾桌客,收了幾個禮錢,算是陪嫁錢。
同樣是父母,別人的女兒出嫁,一般都是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陪嫁,他這個還曾經被人訛傳為百萬富翁的不大不細的老板,卻如此寒酸,這讓他難免不感到汗顏。
越是這樣想,邵俊雄就越是覺得這樣下去不行。雄心勃勃的他,想要東山再起。
邵俊雄也曾想過,把十字繡的生意做大做好,但他知道即使自己再努力,也無法做得更大更好,整個市場都處於飽和狀態,而且開始了價格上的競爭。最後的競爭結果,會如同當年的匾額競爭一樣,大家都賺不了錢,魚死網破而結束,或者是無可奈何地等到時風過去,無疾而終。
就在邵俊雄愁著無門路可走的時候,社會上刮起了一陣養雞風。政府,甚至把動員會都開到了各家各戶。
邵俊雄聽說一個養雞戶,一年可以掙幾十萬塊,他馬上就動了心,親自跑到老家,問隔壁的那個養雞戶,究竟生意如何。那養雞戶很保守地告訴他,如果養個萬把兩萬隻雞,一年幾十萬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那養雞戶不隻是這樣說,還正在擴建雞欄。事實讓邵俊雄感覺到,養雞也許真是一個好門路。可惜,他的戶口已經不在老家,而轉移到南城的一個社區。
邵俊雄就來到南城社區,說了自己想要養雞的想法。社區非常讚成,並叫他直接去找村組的幹部。
村組幹部正愁沒人響應這方麵的號召,政績上不去。邵俊雄一說,他們就問邵俊雄需要多大的地方,邵俊雄二話不說,就提出要十畝地的麵積,用來置辦養雞場。
村長是個精明人,他問邵俊雄,“你是願意以租用的方式征用這片地,還是願意以買斷土地使用權的方式?”
邵俊雄想了想,說,“我當然願意以買斷的方式,免得經常節外生枝!隻是,不知道得要多少錢才能夠買得下來?”
村長默了默詞兒,說,“恐怕要得幾十萬。”
“幾十萬?”邵俊雄暗吃一驚,又尋根究底地問,“幾十萬?”
村長說,“估計在五十萬左右!”
邵俊雄納悶著。
看他那架勢,像是想買,像是拿得出這個錢來。
“考慮好沒有?”村長進一步刺激邵俊雄,“要是沒考慮好,也可以以租用的方式,每年上交一定的租金就行。”
“租金一年多少錢?”邵俊雄試探著問。
村長報了一個數目,邵俊雄覺得租金有點高,還不如直接買斷劃算。他想了想,便直言不諱地對村長說,“坦白地說,我目前拿不出這個錢來,投資的錢我還要想辦法。不過,我可以與村裏寫一個合約,負責三年之內,徹底還清這筆款,並且承擔三年期間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