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潛在的最大威脅(2 / 2)

李治、李績、來濟、杜正倫、許敬宗皆有一種李元璦危言聳聽的感覺,但又不得不承認他的也確有道理。

李元璦歎了口氣道:“根據我的了解,現在便有一國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而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他的危險。”

李績突然開口道:“殿下的可是吐蕃?”

李元璦精神一震,道:“英公也察覺到了?”

李績微微搖頭,道:“沒有,隻是環顧四方,實力真正能威脅我朝的唯有極西的大食國,那太遠了,至少數十年都未必會有交集。至於西突厥、倭國百濟聯盟,不過跳梁醜,不值一提。唯有吐蕃發展迅速,主要是昔年祿東讚給我很深的映象。此人才智不俗,有宰相才。鬆讚幹布也算是一代英傑,吐蕃有他們,立足高原不在話下。故此一猜……”

李元璦道:“祿東讚為相,吐蕃政務清明,祿東讚有一子,叫論欽陵,極有將才,論及統兵之能,不在我朝絕大多數大將之下。吐蕃主幼,大權皆在祿東讚父子手中,故而將相一心,發展神速,實力不可覷。”

別人是不清楚,李元璦哪能不了解吐蕃的厲害?

大唐下無敵習慣了,自信之餘,難免會有些驕傲,將下諸國視為無物。

結果吐蕃一出手,祿東讚施展權謀,論欽陵衝鋒陷陣直接控製了安西四鎮,一連串的手段,將唐軍打蒙了。

大非川之戰,論欽陵更是利用唐軍將帥不合的特點,直接以舉國四十萬兵馬殺得薛仁貴全軍覆沒,逼得唐朝不得不暫時放棄安西四鎮。

大非川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吐蕃憑此戰一躍成為與大唐分庭抗禮的西部豪強。

吐蕃與唐朝一直糾纏了兩百年,盡管唐朝勝多敗少,但毫無疑問,他是大唐最難纏最頭痛的對手。

當然吐蕃所在的高原氣候給了他們很大的便利,可這就是人家的優勢。

吐蕃完全將自己的優勢利用了起來,他們和唐朝爭奪西域隴右,和回鶻爭奪西域,和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河中地區,不管唐、回鶻還是阿拉伯帝國都是當時實力頂尖的勢力,吐蕃對上他們並不處於下風。

曆史上便是因為李治一朝過於輕視吐蕃,將注意力都用在了海東半島以及西域諸國,未想到吐蕃這的藩屬國會接連誕生鬆讚幹布這樣的英主,祿東讚這樣的名相,以及軍略不亞於薛仁貴的名將論欽陵,讓他們在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起來。

李元璦可不想重蹈覆轍。

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吐蕃資料。

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想要滅他們不容易。

可他們想要真正的發展壯大,也必需拿下現今的吐穀渾故地,也就是青海湖,掌控青海湖的資源,以及安西四鎮,將西域的財富往吐蕃吸引。

隻要堵住吐蕃發展的通道,將青海湖死死握在手上,在加強西域的控製,即可將吐蕃困死在青藏高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