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唐王朝最大的殺器(2 / 2)

直到吐蕃在青海湖站穩腳跟,兵指安西四鎮進發西域的時候,方才發現自己臥榻之下居然多了一頭已經成年猛虎。

一頭能夠在大非川大敗薛仁貴,將所向無敵的唐軍打的近乎全軍覆沒的凶獸。

論欽陵這位吐蕃數百年才有一位不世出的名將帶著吐蕃舉國精銳以及希望開始向青海湖進發。

大唐大安宮!

狄仁傑依舊履行著自己秘書的職權。

李元璦本想著讓他好好做功課,以備下次科舉。

狄仁傑卻道:“讀再多的經史,屬下也比不上升之、觀光,至於策問一學,與其讀死書,還不如跟隨殿下學習,更為妥當。”

李元璦一想也對。

這人有專長,狄仁傑的文學功底不凡,可跟盧照鄰、駱賓王相比起來,那是天囊之別。

但在策論上,狄仁傑的水平,這世上還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

狄仁傑在一旁研磨,看著李元璦寫的高原反應的注意事項,忍不住問道:“區區吐蕃,真的值得如此勞師動眾?”

李元璦笑道:“我覺得值,隻是現在聖人與諸相都將信將疑。安排蘇將軍暗中防備,已經是極限。既然做不到全力施為,那就在細節上做到最好,以求達到同樣的目的。”

這依照李元璦的意思,吐蕃才是他們的心腹之患,得一棍子敲死才是。

但世間之事並非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哪怕是李治、李世民這樣高高在上的皇帝,很多時候也得權衡得失。

吐蕃藏的太深,至今為止沒有露出任何異動。

哪能因他李元璦的一句話,就調集軍隊動用大批物資?

也虧得是他這些年累計的威望,得到李治、李績足夠的重視,這才有了事先籌備之局。

換做其他人提,根本不會掀起半點風浪。

狄仁傑自然不懷疑對自己這位上司的判斷,隻是連連覺得意外。

李元璦停下了筆,正色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們直大一統以來,外患強盛,莫過於兩點。一點我們自己不爭氣,自不用說。還有就是外患誕生了可怕的對手。相比前者,後者更為可怕。就祿東讚、論欽陵兩人,對他們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隻有李元璦知道論欽陵的厲害。

唐與吐蕃兩百年的戰爭,唐軍占據優勢無疑,可祿東讚、論欽陵執掌吐蕃的這段時間,正是唐朝邁向強盛的時候,居然處於劣勢,甚至麵對吐蕃的壓力,不得不放棄對海東的掌控權。

大非川之戰、青海湖之戰、寅識迦河之戰、素羅汗山之戰,四場決定地域的決戰,除了青海湖之戰,黑齒常之、李謹行搬回一些顏麵,其餘皆是大敗告終。

有人將大非川之戰歸功於郭侍封,可論欽陵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這個戰機,一舉擊潰郭侍封,縱兵包圍薛仁貴將之麾下兵馬全殲。

這就是他的本事。

所以麵對論欽陵這種名將,李元璦推薦了這個時代最大的殺器!

憋了三十年的蘇定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