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天皇伏羲為華族立下的雄心與鎮元子帶神農的模仿(2 / 3)

假如一個人族部落在大山深處,哪怕是好幾十萬人都未必能擋得住一個妖族的一掌覆蓋,可是現在?

哦,說來也對,上麵幾位可都是伏羲的子女,現在拉著來給他們這些大能見麵,顯然也是一種宣告!

於是,不少的族群族長開始打量著這幾個伏羲兒女。

“是的,父親,隻是為何我們一定要分開呢?”伏羲的小兒子依然有些不解地問道,分開也是一種離別啊。

“觀之茫茫洪荒,俯視無盡寰宇。然而天命無常,大道有其輪轉。盤古初開是誰主宰,神的傳說始終流傳。

想我泱泱華夏,享得開天辟地,上下不過五千年,彈指越千秋萬載。

而人族也當自強,有睨笑洪荒吞吐寰宇之誌,方能傲視宇宙洪荒。”伏羲的目光看向了虛空,看向了命運長河與時空未來。

“父親,這、怎麼可.....能?”在伏羲身邊有幾個兒子下意識地反駁,這是洪荒啊!你吹牛真不用打“草稿”的?我們很慌!

當然與此同時的伏羲沒有任何的回答,

在一眾洪荒大能疑惑不解的目光之中,伏羲身上陡然有著虛幻而至高的八卦圖形在周身再次生成,同時一股超越一切的威壓自他身上蔓延著。

“轟~”無窮的氣勢在他身上爆發出來,這股氣勢遠遠超越了大羅金仙,更超越了準聖,以亞聖之極而直追於聖人之境。

在高台之上,

除了太清老子、女媧,其餘的龍族代表蒼龍、鳳凰代表朱雀等洪荒大能都露出了震驚目光,伏羲是幾個意思?要為人族出頭了?

隻見他們周邊以及整個陳都的背景直接轉換成了三十三天之外的無盡虛空,真正的藍天白雲之浩瀚徹底展現在所有的人族眼中。

這不是虛假幻象,也不是挪移了陳都神城,而是帶著人族,帶著陳都直接融於“道”,以“道”之眼光見識“道”之無極無窮。

似乎受製於伏羲的威能,

陳都在飛速前進,導致了天地間風雲變幻,於藍天白雲之上更有滾滾灰雲,可見其風卷雲舒。

然而伏羲身上的八卦虛影依然在不斷地旋轉、不斷地衍生,有著無形的威勢始終回蕩在了洪荒寰宇,引得無數沒有到場的古老大能都有些發愣地看著陳都所在。

可伏羲仍是沒有停下腳步,

他先是讓所處陳都的所有人族仿佛置身於天地無極,而後又再次變成了洪荒東之極的歸墟,見其汪洋之浩浩蕩蕩與不可見深的無極之深,體味著某股直讓凡人顫抖著的幽冷、寂靜、虛渺。

而周邊場景在不斷地變幻間,乃至到達了後世的宇宙星空,顯現出的美輪美奐星河、星雲更讓人族沉迷其中。

麵對這所展示過的宇宙洪荒、諸天萬界,無盡寰宇與時空,是如此的奧妙啊!

隻是發生了眼前的變動異象,

在場的仙神大能們也沒有誰阻止,大部分也與陳都子民一樣觀看著。

不過他們僅僅知道這是非常玄妙的變化,至於更深層次的卻未曾知曉。

僅有太清聖人、女媧、鎮元子、冥河等幾位卻是循著八卦道紋,看向了過去未來時空,露出了略有所思之感。

而高空之中的鴻鈞則是沉默地看著,

畢竟伏羲這“逼”裝得極高,口號也牛,讓鴻鈞也是有些楞然。

他感知了一下伏羲的境界是為亞聖之極,僅僅的一步還是被自己壓製,可以說伏羲的道行甚至直追於聖人最初證道之時。

“不過,是在展示洪荒與華夏的聯係麼?”為無中生有的感慨,他的目光依然俯視著洪荒萬物。

在鴻鈞的觀察之中,

接下來伏羲恢複了一切時空,並為自己的子女們取了一些姓氏。

當然是最早期的姓氏,或是以所養動物為姓氏,或以所種植物為姓氏,或以居所為姓氏,或以山川湖泊為姓氏等等,於是後世中華姓氏自此起源。

同時伏羲還向著昊天上帝行了一個道友禮,表示人族始終會尊奉於天庭,若是人族有得道者,天庭皆可自行錄入仙籍,無需再向他稟明。

而一身金黃色帝袍、頭戴帝冠,尊貴無雙的昊天上帝聽了,

也是起身還了一禮,並當場對於伏羲進行著冊封:“洪荒萬物,唯日光明,洪荒仙神,有羲磊落。伏羲道友本為昔日羲皇,如天上之日,始之號“昊”,特敕封為青帝。不知伏羲道友可願接受?”

“伏羲謝過昊天上帝。”對於昊天的善意,伏羲自然是直接接受了,算是在天庭掛了一尊帝君之位。

畢竟人族有雄心和傲氣都可以,但卻是不可以愚蠢地“傲慢、犯傻”,那樣終歸會化為“灰灰”。

“善,伏羲當為洪荒天皇。”太清老子也起身,向著高台之下的洪荒萬族代表們宣告著。

太上沒有展露任何的聖人威壓,但光他的名頭,就讓無數的大能口稱:“謹遵太上聖人旨意”。

伏羲則在道謝之後,

為了不讓洪荒萬族過於擔心自己的偏袒,表示了自己會前往火雲洞中進行修行,不會久留於人族,這倒是讓各族提起的“心”放下了些許。

......

而今日之事,後世將籍載:

伏羲,為天皇氏,上古帝君。有聖人之德,象日月之明,又稱太昊。其畫八卦,都於陳都。而太昊有天庭之職是為青帝,故稱之為“太昊伏羲氏“外,又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