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每日都有許多畫師學著玉公子在這條街道上擺了畫攤,開始畫鮮亮氛圍的畫,而因為百姓們的口口相傳,我們這條街道便出名了,現在不禁是夏南鎮的民眾,就連維君國的人有時會來我們夏南專門買畫。而我們這條街道上的同樣風格的畫師一派,便被人叫做夏南畫派。
由於對那玉公子的尊敬,我們都尊稱玉公子為夏南畫派創始人。
亦君聽了,不由有些失神,突然開口道:“你帶我去見見這位玉公子吧。”
那畫師聞言大喜,道:“太好了,玉公子一直要見你們呢,對了,那位公子呢?”
亦君頓了頓,道:“他有別的事。”
那畫師不免有些失望,但仍笑著:“那就請姑娘跟我來吧。”
著便鎖了自己的店門,帶著亦君一路走去,後麵跟著的李齊自然不放心,緊緊跟在後麵。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便來到了一處宅子前,青石門牆,古樸而不張揚。
那畫師上前輕輕扣了三下門環,不一會兒,便有人來開門。
來人看了這個畫師,便道:“文畫師,今怎麼有空來?”
那畫師見了來人笑道:“劉先生,我帶了玉公子想要見的那位海州城遇到的女畫師來。”
那劉先生打量了文畫師身邊的亦君一眼,點點頭,道:“公子現在正在書房,我先去稟報一番,你們等一等。”
不一會兒,劉先生來將門打開,雙手施禮,向亦君道:“我家公子聽是這位畫師來此,非常歡迎,快請進!”
著,親自為亦君引路,帶著亦君來到一處宅子後院的半山涼亭,亦君遠遠地便看見亭子中坐著一位紫衣公子。
“這個‘不二亭’是我家公子最喜歡的地方,公子選這個地方招待畫師,足顯公子對畫師的重視!”那位劉先生向亦君殷勤道。
亦君向劉先生施禮道謝後,便慢慢拾級而上。
後麵的李齊正要跟上,卻被劉先生橫手擋住:“我家公子話不喜歡有旁人。”
李齊被阻有些生氣,想到是人家地盤也隻好隱忍,心想還好這個亭子敞亮,雖然話聽不清,卻能看到兩人,自己方便隨時行動,不然,若姑娘有個萬一,自家公子不知道要如何處罰自己了。
而那劉先生卻遠遠看著“不二亭”,心中感歎:自家公子是有多寂寞,有多久沒有這麼高興了......
隨著離亭子越來越近,亦君也慢慢看清了那位玉公子,隻見此人庭飽滿,麵容姣好,此時正手持青玉茶盞舉向自己。
亦君確信自己之前應該沒有見過此人,有些詫異,卻也沒有過多遲疑,向他點頭微笑,徑直來到“不二亭”。
此“不二亭”是個五角亭,上有另一層,有圓形攢尖頂,亦君猜想二樓大約是作為書房而設的,下麵一層大約是為了通風,窗戶全都打開,裏麵安坐的玉公子正笑著向她道:“這位畫師,之前我便從文畫師那裏得知那次海州城鬥畫之事。我正要多謝兩位為大安畫師仗義出言相助。請問畫師貴姓,我該如何稱呼?”